2013年10月22日,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博士常姝女士为我们带来了题为《在大寨做田野研究:体验与反思》的工作坊演讲。主持人为朱剑峰博士,评议人为张乐天教授.复旦大学社政学院的潘天舒和高隽博士与会。参加工作坊的还有社会史专家孙沛东教授和博士候选人何潇、何煦以及复旦人类学和其他院系的研究生。
常姝博士首先为我们介绍了她的博士论文研究的田野点大寨村的历史背景与变迁。但她此次讲座着重论述的则是田野调查过程中的相关研究方法。
在去大寨做田野研究之前,她在当地的档案馆查阅了相关的历史文本与官方资料。她也收集了当年对大寨进行过采访的记者所写的文章书籍、驻村工作过的干部所写的回忆录、以及有关大寨的音像制品等。
在大寨做田野研究期间,她对村民进行了口述史访谈(主要是了解村民在集体化时期的生活体验),并对其生活进行参与式观察。
基于对既有方法论文献的阅读以及她在田野研究中的访谈经历,她提出研究者在与被研究者进行互动的过程中需要缩短几个层次的“距离”,以求获得被研究者对自身体验的真诚讲述、以及研究者对此体验的准确理解。比如,研究者应与被研究者缩短人际关系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友谊和信任关系,从而使得后者愿意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内心世界;为了尽可能准确地理解被研究者的体验讲述,研究者应当注重学习当地方言中的地方性概念,并且可通过亲身参与他们的生活活动、来用自身体验靠近性地体会他们的体验。
她提到,虽然自己做的是历史人类学的田野研究,但也可以把对村民当下生活的参与式观察作为追问历史的线索。比如,她通过观察到的村民当下日常生活的细节,来以今追古,请村民以前后对比的方式来讲述过去生活的点滴;她通过一些实物或地理的遗迹,激发村民对过去的回忆讲述。另外,她观察到大寨的老年村民们因为过去的高强度劳动而导致身体病痛,她也以对身体现象的追问来打开他们记忆的阀门。
常姝博士也提到了如何基于田野中发现的现象,来寻找适当的理论工具来解释现象、在理论指导下更进一步地收集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
最后,常姝博士就自己的研究经历与论文写作,归纳了在整个过程中两个重要的环节:研究者不仅要不断地逼近现象靠近事实,同时也要在此基础上,根据特定的现象做出自己在理论上的革新与推进,而非仅仅以既定理论套用于现象。
此次工作坊吸引了大量对田野研究有着浓厚兴趣的师生,可谓济济一堂(一些同学席地而坐) 。活动结束后主讲人与意犹未竟的听众继续进行友好互动, 交换看法。
常姝博士与特邀评议人张乐天教授就核心问题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