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 当代人类学讲坛(十八):人类学学科归属与学术发展

发布者:刘秋芳发布时间:2022-08-11浏览次数:145



图片


中央民族大学王建民教授于2013年11月18日18:30-20:30应邀在复旦大学高研院作了题为“人类学学科归属与学术发展”的讲座。主持人为纳日碧力戈教授,评议人为潘天舒教授,此外,南京大学范可教授也出席参加了此次讲座。

作为中国人类学学科史权威的王建民教授主要从三大方面论述了人类学学科归属与学术发展,其一为中国人类学的学科定位纠葛;其二为国家学科目录的学科归属划分;其三为人类学学科归属的讨论

在“中国人类学的学科定位纠葛”这一节中,首先简要的介绍中国人类学学科发展史。

人类学引介到中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学科发展历程中,学科名称先后有民种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多个,在大学分属于法学院、文学院,在中央研究院先后隶属于社会科学研究所、历史语言研究所,经历了曲折而复杂的发展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大陆民族学成为归属于历史科学的一门学科,体质人类学则归属于生物学。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80年和1981年,分别成立了挂靠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民族学研究会和挂靠教育部的中国人类学学会。分别建立两个学会是当时中国人类学学科构成、行政归属、学术传统及重建后的学术追朔等诸方面原因导致的,表现出了人们对于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地位的不同想象及其实践。

而此时,厦门大学人类学学科重建的主要鼓吹者和实践者陈国强教授四处游说,并携上海博物馆林嘉煌研究员一道,促成复旦大学等机构体质人类学家实现合作,并且反复上书、积极呼吁,推动包含四分支的人类学学科地位的确立。

陈国强主张人类学包含四分支,但又说“考古学与语言学在我国发展成为独学科,且分属历史学、语言学科,我们人类学者不可能也不必去掌握他们、研究他们。故我们只提考古人类学与语言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两个分支。”

1984年2月,厦门大学建立人类学研究所,下设人类学与考古学研究室,从事文化人类学、考古人类学研究室培养。9月,建立人类学系,设人类学和考古学两专业。此前,建立的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则设民族学与考古学两专业。不同于厦门大学。而中国社会科学院设民族研究,沿用苏联传统的民族学。以及中央民族大学则追朔1950年恢复民族学

陈国强当时在每次在中国民族学会会议上都要呼吁改变人类学学科的归属,论证人类学四分支或两大分支的科学地位,但在苏联体系的民族学学科者中难觅知音,和者甚少,所以每次开会都很失落。虽然当时人类学会虽然挂靠教育部,但并没有太多经费,所以经常开笔会,与会者将自己的论文寄送给主办方,然后再进行书面的讨论。

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期文化热期间一批新的人类学著作译为汉文及其他人类学学术再引进工作,一些中青年民族学学者开始逐渐转向当代文化人类学研究,使用文化人类学概念撰写论著。并且90年代初,有一批人类学学者开始阅读人类学英文原著,准备出国学习。一批在国外学习人类学专业的博士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陆续回国任教,如王铭铭教授等给人类学界带来一些新的迹象。使得逐渐显现出新的文化人类学探索方向,对于学术归属及定位开始有了重新认识

然而,就在此时,1994年7月,厦门大学校方因为内部矛盾以人类学本科生难以找到对口单位为由宣布撤销人类学系,不再招收人类学专业本科学生,本科生招生指标让给热门专业,考古专业归并于历史系,人类学专业的教学人员均转为人类学博物馆与人类学研究所人员,继续从事人类学研究和中国民族史和文化人类学方向研究生的培养。(南京大学的范可教授则认为,厦大对人类学系的撤销是由于校方要求各个院系创收。而人类学系在这方面明显落后于学校其他院系,因此厦大人类学系被撤销,不再招收本科生,并将本科招收名额移给其他专业。)

在“人类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及其教学问题”一文中,列维-斯特劳斯论述了民族志、民族学和人类学的关系。他认为人类学包含民族志和民族学,将民族志视为人类学研究的第一步,存在于专题论文处理小地方的时候,并且是一种进行调查的技术;民族学作为第一步,或者说是走向综合的第一步,既可以是地区上的,也可以是历史上的比较与关联;人类学作为第三步,如列维-斯特劳斯所说:“以获取关于人类的全面知识为目标——在其全部的历史和地理范围内把握这一主题,寻求可适用于整个人类进化的知识。”在三者关系上,呈现出一个从小到大,从具体个案到宏观现论的关怀。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人类学在“国家学科目录的学科归属划分”

改革开放后,因为国家级目录令出多门,造成了人类学归属混乱的多种定位。国家定位的混乱。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目录(管研究生)曾长期将社会文化人类学作为民族学学科二级学科,以“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形式列入学位委员会学科目录

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目录(管本科生)将民族学、人类学列为历史学门类、历史学学科中的两个专业

国家标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GB/T13745-92)自然科学门类(110-180),180生物性,180.67人类学,180.6710-180.6750分别为人类起源与演化学、人类形态学、古人类学、人种学、人体测量学,180.6799人类学其他科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门类(710-910),840社会学,840.57社会人类学,850民族学,850.10民族问题理论,850.1010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850.50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850.99民族学其他学科。

费孝通先生曾主张社会学与人类学结合,有人认为他在学科领域上早年继承了吴文藻先生引进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研究社会学的研究路向,打破前人划定的社会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的界限,开创了社会学中国学派的先声。他和王同惠去大瑶山做了花篮瑶社会组织和体质的调查,却并没有能够以此为题写作博士学位论文。他的《江村经济》没有拘泥于异民族,而是用社会人类学来研究本民族,开创了一种新的人类学研究实践,具有里程碑意义

1995年,费先生提出了“三科分立、多科并立,各得其所”的主张,表现出对于学科认识和理解的场景性变化

1997年,经修订后颁布的学科目录进行了重要调整,涉及到人类学专业方面,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人类学列为社会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同时将生物学中的体质人类学取消,并入新设的人类学学科中,在名义上人类学成为包含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学科。(但自然科学中没人愿意进入人类学学科,因为没有院士,文科没有一级教授,而且自然科学基金数目大。)

所以,人类学学科编码为030303,被列为法学门类社会学系一级学科之二级学科,摆脱了以往寄于民族学篱下的尴尬地位。

民族学学科编码030401,法学门类民族学一级学科之二级学科,原附加在学科名称之后的括号及其中的内容“(文化人类学)”取消。

“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科技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于2009年启动学科目录修订工作,并对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的机制进行改革。

在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制定的新版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依然延续现有归属,但按照新目录所发通知,“新目录适用于硕士、博士的学位授予、招生和培养,并用于学科建设和教育统计分类等工作,学士学位按新目录的学科门类授予。2012年起,研究生招生工作按新目录进行。”

中央民族大学是全国第一所同时有民族学和人类学两个博士点

2010年3月,教育部发出征求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意见和建议的通知,征求意见和建议,正式启动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与原目录相比,增设了艺术学门类,学科门类由原来的11个增加到12个;专业类由原来的73调整为91个,并与《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颁布)中的一级学科基本对应;专业在上次目录调整之后有所减少的背景下,又增加了一些专业。

这要求本科目录和学科专业目录尽量保持一致,就改变了之前学科门类不一的情况,新目录依然按照学科门类、专业类,专业三级安排。本科的学位由历史学学位改为法学学位。

最后,王建民教授对人类学学科归属问题进行了讨论。

包含两大分支的人类学整合可能性与面临的困难;如何看待人类学学科体质人类学/生物人类学与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系?

社会文化人类学和民族学是否是一个学科?从学科理论、研究对象来说社会文化人类学与民族学是相同或是相似的,还是有差异的?是否应当强调人类学与民族学学术力量的整合?

人类学应当属于民族学还是社会学?怎样认识当下国家分类中人类学学科在社会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应该怎样理解人类学与社会学和民族学的关系,抑或是人类学与社会学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有人认为,社会学与人类学的理论范式是兼容的和贯通的,且有可能弥补学科壁垒的裂缝,从中国人类学早期发展阶段来看也表现出了较强的关联性。沃勒斯坦认为,社会科学世界观的基础是由人类学家最详细地加以强调的。莫斯甚至主张社会学是人类学的,所有社会学现象都是生命现象,社会学像人类心理学一样,是作为生物学一部分的人类学的一部分。

在当下中国学术现实场景中,我们却无法避免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影响下社会学与人类学学科在实证主义与阐释主义之间的争论,也依然不能避免在本文化与异文化之间的选择倾向。

埃文斯-普理查德认为,因为人类学的人文性,人类学家应该追求意义,即解释,而非寻找科学规律。

利奇指出:人类学家若设想运用推理能将民族志者的观察归纳成具有某种普遍规律的自然科学,就是在浪费时间。社会人类学不是,也不应以“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科学为目标,而更可能是一种艺术形式。他主张“叙述”和“传递”才是文化的根本。“人类学家最重要的洞察力来自内省。要研究‘他者’而非‘自己’的学术考量是:尽管我们一开始认为‘他者’是异国情调,但最终他们的独特性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自己的独特性。”

国际人类学反思中有关人类学究竟属于社会科学还是人文学科的争论,以及相关讨论对于中国场景中的这场学术争论的意义和启发。

人类学是科学(science)还是艺术(art)?

人类学研究是追求规律和通则的社会科学,还是一种进行多元阐释的艺术?人类学的描述到底是客观的科学探讨还是主观的艺术描写?

此外,当下部分学者仍然在持续努力地推动将人类学作为一级学科的设想,这一设想的目的和出发点何在?是否有可能,或者有多大的可能性实现人类学与社会学、民族学的三科分立?

近年来,基于学者及学术机构不同背景和学术资源配置等背景,围绕人类学专业目录调整展开大量争论又与场景性的不同因素关联:扩展学术影响;维护学术地位;争取发展空间;牵制与反牵制等。学科史权威王建民教授对中国人类学学科归属的理性判断,值得同行们重视。

也许,我们在评估目录调整与利益相关对于学科构成的影响之时,更应该关注:人类学学科怎么样从每个从业者做起,开展更加原创性的、扎实的研究,争取在研究中有新的突破。更应该思考:人类学能够为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能做出哪些贡献?

在讲座最后的提问环节中,来自史地所的韩老师问道:生态人类学和人类生态学有什么关系,人类学中有没有研究人地关系。

王建民教授认为:生态人类学和人类生态学在概念使用上的差异,到底是探讨人类学还是探讨生态学,如艺术人类学,但很多人发文章用的是人类艺术学,研究的就是艺术问题,人类学是借来用的。最近十几年,讲人与环境、生态之间的关系。早起新进化论的主张,和纵向的历史发展考虑有关,所以提出多线进化和能量学说。从地理学角度,喜欢说人地关系。但人类学是天人关系的认识,不一定是地理的认识,天是更高秩序,蒙古族的呼麦是勾画景观的,有自己的对于万事万物的想法,和景观联系一起。

范可教授认为:生态人类学是将人类放在生态的一部分中来研究,前提是把整个文化看作是一个有边界的整体,又和周围的生态构成一个整体,文化是适应环境的工具。而人类生态学又是另一个角度。生态人类学本质还是进化论的思想。现在环境人类学学取代了生态人类学。现在没有什么地方是真正与世隔绝的,都是与外界有接触的。

纳日碧力戈教授认为:人与环境是互动的,很多当地人(localpeople)这样看问题“山川看着我变老,我看着山川变老”



 复旦大学人类学黄彦闽 整理

王佳蕊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