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感想 | 观察、反思、批判、有担当

发布者:刘秋芳发布时间:2022-07-25浏览次数:250

编者按:复旦大学“医学人类学本科生学程课”项目依托于复旦-哈佛医学人类学合作研究中心,为复旦学生提供了了解健康、医学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领域跨学科前沿研究的机会与平台。从开设学程课以来,来自不同学科的复旦学生修读了学程课,从项目中感受到了跨学科的魅力。本文作者任卡娜是复旦大学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大二学生(马上大三)。用人类学的视角来看待医学,甚至融入医学实践中,会给医学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亦会导向更好的医学,任卡娜从医学人类学学程课中汲取观察、反思和批判的力量,相信她的医学之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成为有担当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图片


我第一次听到人类学是在2020年秋天《医学人文导论》的课堂上。这门拼盘课有医学史、医学社会学等不同的部分,医学人类学部分的最后一节课下课,讲台前面围了一群同学问各种问题,潘天舒老师告诉大家:医学人类学的学程项目正在筹备。
2021年春天的时候,我每周一第四节课在六教一楼的教室自习,课间常常溜去H6104后门看潘老师上《文化人类学》(通识课程)的时候在讲什么,那深蓝色的PPT上的内容有时候是“扶手椅上的人类学家”,有时候是“仪式”,不变的是左边的金钥匙。这门课上有一位隔壁班的同学,我请他把课件共享一下。突然有一天,复旦人类学公众号上发布了医学人类学学程项目的相关内容。我仔细地研究了一下,还是非常有意思的,所以就决定选几门课试试看。2021年夏天,我参加了社政学院复旦-哈佛医学人类学合作研究中心主办的“适老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生暑期学校。2021年秋天,我同时上了潘老师的《人类学研究方法》和丁玫老师的《文化与社会》(通识课程),另外还有并不属于学程课但是从内容上来讲关系密切的《医学导论》。2022年春天,我选了朱剑峰老师的《医学人类学》,还修读了选修课里面的《公共卫生视角看心理健康》和《医院管理理论与案例》。
以上是我在邯郸校区的两年通识教育快乐时光当中,跟人类学学科在课程中的一些关联。现在回头来看,在这条道路上我并没有很好地规划怎样走得更快,更多时候是走一步算一步,凭借着被点燃的热情与好奇,一点点地摸索。一路走来,最想感谢的得是这几位老师。复旦人类学的核心授课老师很少,就四位,我只认识三位,潘天舒老师,朱剑峰老师,丁玫老师。
潘天舒老师上课总是很亲切,笑眯眯的。我对人类学最早的兴趣很有可能是被他在2020年秋天介绍给我们的凯博文、金墉、法默(Paul Farmer)的故事感动到了。课间他谈起之前做的上海弄堂的研究、麦工研究和世博会现场田野体验和观察反思,会跟我们分享“有担当的”(engaged)田野研究是什么样的。《人类学研究方法》课程印象最深的是两次情景剧,一次演的是充满趣味的《丛林中的莎士比亚》(Shakespeare in the Bush),另一次是沪语医患沟通。两个情景剧的文化语境迥然不同,但都是通过田野遭遇来让我们对文化相对主义和族裔中心主义之间的张力进行深度思考。第一趟的时候,我们虽然没有排练场地,至少还是线下,一小班人就跑到光华楼三十层黄昏的玻璃窗前,抱着电脑席地而坐。排情景剧能够唤醒对于文化的敏感度,比如某些台词应该怎样改才最贴近他们当时的情景,有些情绪应该用怎样的肢体语言去表达,不同身份的走位应该怎样安排。反复的推敲、思量就是我们打碎了原来刻板印象,去重塑文化意识的过程,也是一种奇异的“engaged”体验。在课上表演完,我还记得课后助教松松带大家一起去政修路边上的阿猫一条鱼吃午饭。第二趟排练是线上的,因为需要讲沪语,所以困难陡增。我讲是洋泾浜沪语,幸好王若玚同学讲的沪语还是很地道的,最后在课堂上表演的时候也不算太出洋相,毕竟潘老师在沪语上绝对是老法师,还救了我们几次场。潘老师总是非常支持和鼓励我们这些后生,我分享一个小小的例子:在医学导论课程中,我们小组选题是关于上海医院的沪语使用与医患关系,他给出了不少语言人类学方面的改进建议,帮助我们更好地完善了这个研究。


△ 《人类学研究方法》课程短剧《丛林中的莎士比亚》课堂表演现场,从左到右分别是修课同学李朝白(新闻学院)、董洪杉(历史学系)、任卡娜(本文作者)、王永飞(伯克利交换生)、韩和融(临床医学院)。


朱剑峰老师每次都能一口气连上三节课,这是我尤其敬佩的地方之一。因为之前《医学人文导论》课程上,朱老师讲的生殖医学、萨摩亚人的成年,当时把我给震撼到了,所以一直都非常想上朱老师的《医学人类学》,不过每次总是跟我们专业课的时间撞上,直到在邯郸的最后一个学期,朱老师通过协调,专门改了上课时间,才使我得以圆满心愿。我觉得最可惜的事情是今年(2022年)春天大家都被关在寝室小房间或者家里,没有能够在教室现场听朱老师上完这门课。我个人感受到朱老师讲课的特点就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各种遮蔽,无论它们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好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样,这是我又一个敬佩她的地方。医学人类学开在这学期,恰逢上海渡劫,朱老师专门增加了阿甘本的生命政治部分,可以说是我在这个学期的Aha Moment。这门课里面,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分享观影(讲慢性疲劳综合征的Unrest/讲乳腺癌患者的粉丝带运动/讲多动症的纪录片/讲白血病的My Sister’s Keeper……)的人类学思考,有的时候是借用课堂当中学到的理论体系去分析问题,有的时候是惊叹于同学们分享的新观点,更多时候是感受到所谓“常识”被抽丝剥茧地剖析,所谓“信念”被挑战,以及穿越迷雾后柳暗花明的澄澈。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门课上又遇到了之前《人类学研究方法》的课友,王若玚和王友,可以说是很亲切,也是医学人类学学程的缘分。
丁玫老师的《文化与社会》一直都是抢手的七模课,我每次选都会掉,幸好2021年春天名额变多了,我在二轮选课的第一天下午13:00:01如愿选上了。因为七模课主要是服务于通识教育,所以文化与社会这门课可以说是规划得非常有意思。比如在讲《甜与权力》的时候,助教其乐从教室外提进来两个蛋糕,估计来上课的同学没有谁会忘记这种边批判资本主义边“engaged”吃蛋糕的体验。课堂和文献各种文献和案例深深刻进我的脑海:华尔街与普林斯顿、礼物与经济、雨燕与“驯化”、My Fair Lady里面的口音、The Big Bang Theory里面的刻板印象、基因测试与社会建构……直到现在,我一打开当时的笔记,好像还坐在H6201教室里,丁老师上课的情景恍如昨日。
在2021年春天的时候,我看到FDUROP的申请通知,又因为之前在走进临床课程中,我的新生导师史庭燕老师在带我们跟诊的时候谈到过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所以我就想研究引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对于外科手术的影响。当时给朱老师写了邮件请教是否有可能当课题指导老师,虽然朱老师已经指导了其他项目,但是还是帮忙找来了丁玫老师来指导课题,可惜最后发现基础医学院的曦源计划要求是导师必须是来自基础医学院,就这样错过了两位可爱的老师。虽然这个课题在今年春天结束的时候顺利地结项,但我还是感到深深的遗憾,也自觉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得更好、更完整、更深刻。或许FDUROP和人类学学程其实教会我这样一个道理,课程会结束,春天会结束,一年期的项目会结项,但是人类学视角为我带来的观察、反思、批判的力量会一直伴随着我思我在。
虽然医学人类学学程我还有很多课没有上,但是不知不觉已经积累了这么多的回忆、情谊与思考。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
作者:任卡娜
编辑:胡凤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