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顾 | 复旦大学首届人类学日

发布者:刘秋芳发布时间:2022-07-24浏览次数:48


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这是上海文化的最好代言,也是复旦人类学的重要特色。


复旦人类学日是由复旦社政学院潘天舒教授提议并得到复旦大学副校长、上海人类学学会会长和中科院院士金力教授大力支持,每年秋天在复旦大学与上海人类学学会同日举行的一个对学界内外人士开放的学术节日。2011年11月16日,复旦大学首届人类学日在复旦大学逸夫科技楼多功能报告厅顺利举行。


时光荏苒,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的前行。在此,我们推出复旦人类学日系列专辑。在这个大平台上,思维发生碰撞,学科实现交融,激发出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无限想象。


图片

复旦大学社政学院院长彭希哲教授应邀为复旦人类学日做了热情洋溢的开幕致词。他在发言中强调:复旦人类学日将促进复旦人类学学科(包括生物和体质人类学、考古文博和文化人类学在内)资源互享,以及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跨学科交流和渗透, 从而在专业化和国际化方面确立复旦人类学作为一个整体学科领域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首届人类学日的学术报告人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吴松弟教授、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人类学系系主任、著名考古学家Kidder教授及其同事Frachetti教授。



浙南山区的祭祖及其意义

吴松弟 教授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吴松弟教授带来的报告题目是“浙南山区的祭祖及其意义”,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范丽珠教授担任主持嘉宾。


会议伊始,范教授感言:“虽然我受的是社会学专业训练,但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人类学家, 热爱田野研究, 并且重视历史资料的使用…”,表达了她对于人类学的依恋之情。


接着,吴松弟教授以颇具特色的普通话开始了他的精彩讲演。吴教授用文献和野外考察的方式在我国不同地区进行了类似的调查。包括湖州、金华、泰顺,涵盖了浙江南北。本次讲演的地点泰顺正是吴教授的故乡。吴教授利用ppt展示了泰顺极具艺术魅力的廊桥、古建筑以及传统道路,这些遗迹的价值即便在全国都是首屈可指的。家族活动的内容包含了三个因素:家谱、宗祠以及作为村庄领导者的家族族长。虽然1950年后这些内容受到镇压及收归,然一旦管制放松,这些活动仍延续着原有的活力。通过对泰顺限制的考察,吴教授总结出了四个宗族的关键内容:首先,历史悠久;其次,玉兰盆节;再次,神职人员;最后,普遍的宗祠祭祀。吴教授还对比了1949年与1980年的祭祀场景,特别介绍了仙居村、雅阳的祭祖与宗祠。期间播放了关于祭祀仪式时,神职人员如道士的行为、仪式的整个过程。吴教授认为,祭祀有助于连接民众之间,平衡不同阶级之间的鸿沟,并且充分体现了民间信仰的形式之一。吴教授在讨论之余,提出了一个仍待考证的现象,即为什么道士逐渐取代了和尚成为祭祀仪式中唯一的神职人员。


(资料整理:复旦人类学冯锦锦)


重现“中国的庞贝”——河南三杨庄考古

Tristram R.Kidder 教授


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主任Tristram R.Kidder教授带来的报告题目为“重现‘中国的庞贝’——河南三杨庄考古”,主持人是复旦高研院的特聘教授,全国人类学民族学领域首位长江学者纳日碧力戈教授。纳日碧力戈教授首先介绍了Kidder教授的学术背景与研究方向,他的研究领域主要为古生态学,以及关注气候、环境等因素对研究课题的影响,即是一种“研究的研究”。


在讲座的最开始,Kidder教授提出这样的问题:文明是如何产生的?以往研究归结于政策、气候、环境、社会等,但它们之间并且不是单一因素在发挥作用。


Kidder教授的讲座主题在于从考古学的视角重新解释王莽政权的溃败原因,以往的历史研究,总是将原因归结于内在因素,比如他的暴政、恢复公田的改制等等。而Kidder教授对此持有不同的观点。他从外部环境出发,首先分析了王莽当政时候面临的几个因素:气候变化、人口、政策、技术以及这几个因素间的互动。Kidder教授笑称,王莽似乎“运气”不好,所处的时期频繁遭受洪涝灾害的侵袭。而实际上,当时农业技术的高度发达,使得人们利用新技术,转向去开垦新的土地——这些地方可能本来并不适应农业生产,而遭受了过度灌溉。黄河的水位不断上升,洪涝灾害迫使上游的游民又不断迁徙到下游,增加了下游村庄的压力。政府并没有能处理好洪水造成的流民问题是王莽政权崩溃的一项重要因素。


河南省安阳市三杨庄位于黄河下游,其在多次遭受了洪水侵袭并保存了大量村落遗址,其考古价值堪与被火山爆发掩埋,而保存了反应古罗马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重要资料“庞贝古城”相媲美。洪水的突然来袭,使得村民来不及撤离,当时当地的生活形态得以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此后的人们在覆盖的村庄上层继续生活,然后再次遭受洪涝灾害。如此反复,层层积累的地层也完整的记录了一部生动而宝贵的生活史,保存了2000多年的农耕生活的丰富形貌。


Kidder教授此项研究的主要观点和和带给我们的启发是,物质遗存是折射历史问题的一面镜子,通过考古学的方法,能帮助我们还原历史,得到新的证据,从新的视角去带给解读旧问题的新思路和突破口。同时,他提醒我们在发展技术的同时,要警惕自然的惩罚,现有的政策制定和执行要有提前预防的眼光,引以为戒。


 (资料整理:复旦人类学李铱涵)


中亚细亚的游牧民族与“亚洲的脉搏”

Michael Frachetti教授 


华盛顿大学人类学学系的Michael Frachetti教授为我们带来的报告题目是“中亚细亚的游牧民族与‘亚洲的脉搏’”,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潘天舒副教授担任此场主持嘉宾。


潘教授首先介绍道:Frachetti教授是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最年轻的终身教职获得者,也是该系第一位招收来自中国的博士生,辅导其在中亚和其他中国境外从事野外考古研究的人类学家。


Frachetti教授的演讲借用了阿瑟亨廷顿在19世纪研究中具有环境决定论观点的“脉搏”一词来代指信息的流动,但并未将游牧民族看作是“文明”边缘的、在大范围未开化的文化。他提出应该采用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在历史上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北方”和“南方”这两个概念。长城是一个充满争端的地带,在中国人看来,其内是“中华文明”,其外则是“蛮族”。Frachett 教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进行空间分析和考古景观建模研究,提出了来自于青铜器时代以及稍晚时代的考古学证据,它们给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来对亚洲的“脉搏”进行重新界定。用以界定的两种重要指标是物质和制度,在秦始皇兵马俑和中亚王室墓葬中发掘出极其相似的马匹雕塑,便是以非常不同的方式利用相同物质符号的一个例子。食物、技术和政治是制度性组织的三个层次。制度通道形塑了人们行事的方式,因此Frachett 教授追踪了作为制度指标的信息包(非均质性的制度环路),如冶金术,并与在一些特定地点发现人们所共享的意识形态作对照。 


(资料整理 复旦人类学冯然)



合影留念

三场讲座在现场良好活动中结束,与会成员反应热烈,收获颇丰。最后,演讲嘉宾与人类学日的工作人员合影留念,2011年上海人类学年会学会会议暨复旦大学首届人类学日下午场的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编辑 :潘天舒  朱彦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