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 文化人类学 裴阳蕾
当说起“土”时,你想到的是什么?
是这样的?
这样的?
还是这样的?
又或者都有……
其实,不难发现,在当前的语境下,“土”似乎成为了一个自带画面感的词(比如上图),同审美体验联系在了一起,并常常以诸如“土气”等词语的形式表现。当人们用它来形容某个人或者某样物品的时候,如“这件衣服好土啊”,土与土气的含义便基本重合了。
但是,实际上“土气”的本义并不是如此,而“土”则是一个拥有丰富含义的汉字。在《汉语大词典》中,土共有18个义项,分别如下:
1.土壤,泥土;2.田地,土地;3.尘土;4.国土,领土;5.指地方,地区;6.乡土,故乡;7.指土著;8.指社神,地神;9.堤;10.烟土;11.本地的,地方性的;12.区别于“洋”;13.土官,又称“土司”;14.不合潮流,不开通;15.五行之一;16.八音之一;17.姓;18.度,测量。“土”与“度”声近通用。(它的大部分含义都是引申出来的,其中包含着认知主体的公共经验。)
而到了今天,“土”的大部分义项都被弃之不用了。或者说,当人们想要表达那个意思时,常常会使用其他的说法,而不再以土称之。那么被保留下来的常用含义——即在人们生活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有哪些呢?其实我们都非常熟悉:一个是落后、过时、跟不上潮流,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含义:土气、村儿、(与城市相对的)某些农村的特征;没气质、没修养、没内涵。另一个则是本土的、地方性的,比如我们常常说的土特产。
细看之下,可以发现以上两个常用含义在感情色彩上均是偏向贬义或者中性的,这与它最初的内涵可谓是大相径庭。
一、先民:崇土文化心理
一开始,土非但不“土气”,反而是一种颇具神圣性的东西——当然那时它还不被用作形容词。
在很多民族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里,都有“泥土造人”的传说。在中国便是“女娲造人”了。据《太平御览》记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将土作为我们血肉之躯的来源,必是对它怀着深刻的崇敬。而古人会怀有这种的心理也不足为奇。
首先,在农业社会里,土就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最基本的便是:没有土没饭吃(并不是吃土)。《说文解字》中对土的解释是:“土,地之吐生万物者也。”《韩诗外传》也讲到:“夫土者,掘之得甘泉焉,树之得五谷焉,草木植焉,鸟兽鱼鳖遂焉。”支撑人类得以存续的重要物质资源大多是依附土地而生的,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了。不仅如此,在我国古代的诸多神话传说中,一些“神”亲自下田干农活,直接同土打交道,十分亲民,比如《吕氏春秋》中就有这样的说法:“神农身亲耕”。而且,在我国民间被祭拜最多的神大概就是土地神了。不难发现,在各类文学作品及当前的各种古装电视剧中土地庙的出镜率就相当高。除了吃,先民的“住”也离不开土。《说文解字》中有:“里,居也。从田从土。”
由此,人们对土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和敬畏之感,认为“故物非土不成,人非土不生。”不错,“土”作为农耕时代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基本物质条件,是人们生于斯、长于斯、作息居止于斯而不可须臾分离的生活基地和工作基地。[1]古人对于“土”的重视和敬畏来的有理有据。
另外,从汉字本身我们也很容易发现古人观念里对于土的崇敬。比如“社”,《说文解字》:“社,地主也,从示从土。”地主,即土地之神。据考证,“社”字的本字便是“土”字。而我们又以社字组成“社稷”“社会”等词语,其中“社稷”便是指国家。由此不难看出土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不管土在古代社会具有几个义项,它的基调都是神圣、崇高的。在人们的观念中,土不是“土气”的,不是脏兮兮的,不是落后的,是万物之本,是土地母亲,是被重视被敬畏的。
二、转折:现代化的冲击
“土”变成一个土气又落后的词跟农民、农村之间有脱不开的关系,或者不如说正是在后者被贴上土气、落后标签的同时,“土”走下了神坛,变成了似乎谁都可以往上踩两脚、嘲讽几句的“不值钱物”。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道:“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而“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2]
其实,自近代中国的国门被打开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国人开始发现这些因漂洋过海而来所以被称为“洋xx”(比如洋车、洋房、洋枪、洋炮等)的东西比本土的更好甚至更便宜,并且很多是国内没有的,发达与落后高下立判。从这时起,“土”字就开始跟落后联系在一起了。土的这种贬义化在某种程度上正是中国作为农业国面对发达的西方工业社会时感到的自卑。而这其实也是“西方中心主义”的体现——那些掌握着机器、拥有高效率、强调变化与创新的群体是先进的、优等的;而生产、生活比较简单,重稳定不思变的群体便是落后的,理应挨打。说白了,正是与发达的差距让中国人觉察到“土”——作为“土气”、落后、不合潮流的土。
而随着现代化过程的推进,社会分工程度随之逐渐提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迅速上升,同时城乡二元结构也逐渐形成。如今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对比关系恰似当年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靠着剪刀差发展起来的城市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都掌握了支配的权力,它有了足够的资本去厌弃、乃至歧视农村了——这种歧视以生产力为基础、以生活方式为旗帜。现在农村成了落后的代名词,人们对它产生了一种负面的期待。当提到农村或者农民时,非农村出身的人通常很容易联想到一些贬义的词汇,比如:闭塞、过时、眼光狭隘、见识短浅、土气等等。当然,其中也的确有人对农村还抱有田园诗般的幻想,然而这毕竟是少数。
农村与农民的地位一落千丈,与其紧密相连而不可分的“土”字也就慢慢与落后、不入流等含义绑定在了一起。西方中心主义变成了城市中心主义。
曾经被祭拜、被珍视的土也只是“土气”了。
三、今天:被玩坏了的土
在知乎上打出“农村”“农民”“土”“土气”等关键词后,出现的结果中有好多是这样的问题:
“如何科学地解释农村人看起来长得‘土气’?”
“小城市或者农村来到大城市的人如何摆脱所谓的‘村儿’或者‘土气’?”
“为什么外国的乡村给人的感觉是闲适而中国的乡村就给人贫穷土气的感觉?”
“有什么特征会显得很村很土?”
“如何看点农村人再时髦都有一股土腥味在身上,气质无法后天培养出来的吗”
“为什么好多农村和县城里长大的人,有的五官相貌都很好看,但是还是给人感觉很土?”
“一同学特别土,一看就是农村的……”
“我是一名高二的学生有时候有点看不起乡下人,总觉得她们很非很土.怎么办?”
问出这些问题的包括一些农村出身的大学生。
而土在人们的观念中已经开始与没修养、没气质、没内涵联系在一起了,这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主流社会与主流文化(目前就是城市与城市文化)对这种状态的不认同。
我们可以来反思一个问题:当一个农村人初到城市时他可能不了解城市的各种规则,另外,他识字不多以至于不认识某些指示牌上的文字,这时候他往往有很大的概率被认为“土”;而当一个城市人到了农村却不认识田里的农作物呢?这一般被认为是“正常”的,无可厚非。[3]不就是显而易见的双重标准吗?农村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上是不及城里人多,这是正确的。”[4]同理亦然,社会化的过程不同,又怎么会成为同一种人呢?
另外,我相信那些到城市务工的农村人不会冒着极大的风险去拒斥学习城市生活的知识,但同时他们身上保留着的农村特征也实在不应该成为可以被歧视的缘由。
当人们以城市的标准去评判农民,认为他们不读书不看报、见识不多、穿衣不讲究搭配很土气的时候,大概没有想过这些东西对于他们来说可能并不需要。一个要去田里干农活的人哪里会在意自己穿得是不是很美很时尚呢?城市中心主义者披着“文明”的外衣,自诩为有文化有素养有内涵追求进步,但实质上充满着野蛮无礼的气息。
最后,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对土的排斥、厌恶和贬低其实也是不自信的表现。就像一位农村底层出身的孩子考上了大学,而后发家致富走上人生巅峰(但是这个假设在当前环境下是不合理的)却不认“老土”的爹娘一样,归根到底还是自卑,毕竟当年穷怕了。好像将自己与“土气”对立起来就能摆脱它,拥有支配权。
与其说厌恶土气,不如说恐惧土气。
四、反思与总结
有关“土”的问题,本人最后想说三点:
1、拒绝双标,从你我做起。
2、破除有关“土”的偏见的同时是不是也会造成新的偏见——对城市的偏见?
3、中国恨不得快点摆脱的土气恰恰是最中国的地方
参考文献:
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何静,浅析“土”的褒贬色彩的变化,考试周刊,2010(2).
韩伟,汉字中所蕴涵的崇土文化心理管窥,郑州大学学报,2004(3):97.
彭兆荣,从“泥土造人”神话的比较看“土”和“人”的关系——“推原神话”学习偶
得,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
苏艳艳,从“社”字看中国古代社会,语文学刊,2010(10).
唐玉环,论社会变迁中“土”“洋”的词义变化,2009(1).
另外,部分资料来自于知乎和豆瓣,图片来自于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