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9日,上海人类学学会学术年会暨第九届复旦人类学日在复旦大学商业人类学研究与教学基地顺利召开。上海人类学学会会长张海国、上海人类学学会应用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潘天舒、上海人类学学会应用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及睿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郭莉、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赵芳教授、复旦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青年副研究员张聪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任丽欣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讲师袁丁博士、复旦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青年副研究员丁玫博士、复旦大学发展研究员何潇博士后和上海市高校人类学和相关领域的师生们共同参与了本次人类学日活动。
首先上海人类学学会会长张海国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词.他高度赞赏了应用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一年以来的学术贡献和应用实践价值,以及复旦大学人类学在人类学学科推广过程中做出的努力。随后,复旦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所长潘天舒简要介绍了人类学日系列讲座的设计思路和本次会议主题,会议由上海人类学会应用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郭莉全程主持。
来自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的赵芳教授作为本次讲座的第一位分享人,以西盟佤族自治区为例,向大家介绍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详细解释了社会学科内部对于“贫困”动因的思考和界定,通过自身的田野调查向大家分享了如何通过开展社会工作介入工作阻碍贫困的代际传递,提高当地儿童的儿童福利和增加儿童权利的问题。根据自身的田野经历,赵芳教授介绍了当地儿童发展过程的三个问题:第一,就儿童保护方面而言,家庭内部亲子交流方式简单粗暴,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儿童受侵害的风险较高,校园霸凌等问题出现比例较高;第二,就儿童发展权利方面而言,现有稀缺发展资源儿童自我成长期待不匹配,除了课内学习和家务劳动外,六成以上儿童需要承担部分家庭经济收入劳动;第三,就校园活动参与度而言,群体差异造成参与隔阂。但在田野调查的过程中,赵芳教授发现该地区的儿童抗逆力水平较高,基于以上调查,赵芳教授认为换一种介入贫困的方式,让当地孩子识别自身的优势,从内部参与的方式共同参与,有利于当地儿童的发展。如何让少数民族地区儿童解除多维度的贫困枷锁,挣脱纳克斯概念框架下的“贫困恶性循环”代际传承的漩涡,除了需要加大当地儿童的早期生命阶段人力资本投资、寻求多方互动的社会参与及其长期持续的教育投入外,最重要的是建立让当地孩童能够长期触及到的以当地社会生态为基础的社工互助组织。
随着兴趣班现象的普遍性和儿童培训机构的广泛化,幼儿教育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话题。来自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任丽欣副教授,从质性的视角向大家分析了学前幼儿参与兴趣班的原因、选择策略,用量化的方式探究“兴趣班”对儿童发展有怎样的影响。对于兴趣班的现象以往媒体报道都将该现象归因于集体的育儿焦虑和家长的非理性经济选择,但这种过度标签化简单归因并不能很好的解释现象本身。兴趣班现象的复杂性,需要采用多重视角,需要将现象本身放置在一个更大的社会系统之中去。任丽欣副教授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对于儿童兴趣班的选择策略的背后并不是完全贯穿着以孩子为中心的育儿观念,就如“兴趣班”这个矛盾的概念一样,虽然是兴趣却被放置在规则和限制的框架之下,家长往往会根据自身的兴趣而不是孩子的兴趣或者是出自于知识资本保值的眼光率先对于兴趣班进行第一轮的筛选。也就是说孩子的兴趣本身是在“被捆绑”的框架之下发挥作用的。
短暂茶歇过后,人类学日下半场的活动开始。第三位进行主题演讲的是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袁丁讲师。他的分享主题是:“亲近与逃避——对一个亲子游学项目的人类学观察”。袁丁博士首先介绍了自己位于云南的田野调查地点 ,并结合近年来亲子游学的兴起和研学国家化的趋势,回顾其他学科的研究路径,提出了人类学视角的解读模式。关注点包括:家庭结构的变化对于亲子旅游发展的影响、中产阶级焦虑与儿童照料、亲子旅游中的主客关系、文化展演与价值观次传递,以及国家化的研学与中产阶级游学间的差异等,也涉及了儿童研究的调查伦理问题。袁丁博士依据调查中的发现,富于洞见地指出,在亲子游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亲近”与“逃避”之间的巨大张力——强调对大自然的亲近,却又在卫生设施上“逃避”;强调亲子接触的机会,却又在一些项目设计中阻隔孩子与家长的“亲近”;强调对于科学的“亲近”,却发现孩子们对于书本内容的“逃避”。最后,袁丁博士结合应用人类学的视角,对亲子游学项目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第四位进行主题演讲的是来自复旦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的张聪副研究员。她的分享主题是:“人类学如何研究儿童?”张聪博士就发表于期刊《美国人类学家》上的论文“Why don’t Anthropologists Like Children”进行主题引入,指出了人类学家研究儿童所面临的挑战,而关于“什么样是一个合格的儿童”也众说纷纭。纵使根据美国人类学学会的调查,儿童研究似乎从来不是人类学研究的“主流”,关于儿童的研究也是许多人类学家在进行田野调查时所忽略的部分。但张聪博士认为,从儿童角度出发,可以得到许多原初的洞见。她结合马林诺夫斯基和米德等人类学家的民族志作品进行回顾,指出早期人类学的调查发现可以挑战所谓的“普世”观点,在不同文化模式下,儿童发展与成长的路径有所差异;而一些人类学家在调查中所发现的儿童教养方式,也可以为西方家庭提供借鉴。张聪博士也为大家介绍了教育人类学领域的经典作品,如Children of Six cultures, the Games Black Girls Play 等,并对儿童研究的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了展望。最后,张聪博士指出,在当下的中国有许多新兴的儿童研究话题值得关注,并推荐了导师冯文(Vanessa Fong)通过长期调查和追踪写成的人类学作品《唯一希望》等。
全部演讲结束后,潘天舒教授首先进行了总结。他回顾了前几届人类学日的主题,并提及了个人的初衷——希望从人类学的角度,运用跨界合作的方式,对人的每一个生命周期进行反思与追溯。纵使半个世纪前的人类学家对孩子并无多大兴趣,但近年来可以看到人类学研究向儿童的转向。张海国会长肯定了应用人类学委员会所作的工作,并对各位发言人的主题进行总结,并结合个人的经历和发现与听众们进行了幽默的互动。睿丛公司董事长、应用人类学委员会副主任郭莉介绍了睿丛文化近年来以商业民族志的方法进行的一些合作研究(如人工智能与儿童陪伴服务实践初探等)。最后她再次感谢大家的到来,希望未来可以继续结伴而行。
2019年复旦人类学日活动充分展示了应用人类学所具备的公共性、植根性和前瞻性特征,是一次继往开来的学术探究与应用实践相结合的盛会。
供稿 | 朱彦珺 赵雅卓
编辑 | 赵雅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