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5日下午,中国人类学学会学术年会-文化人类学分论坛B场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举行。本场分论坛的主持人是南京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范可教授。论坛伊始,范老师对本场论坛的报告人进行了简短介绍,文化人类学分论坛上半场在风趣幽默的开场辞中开始了。
第一位发言的是来自南京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的杨菁华博士,杨博士进行了题为“跨国与跨境——城乡二元结构下的涉外婚姻对比研究”的报告。该研究起初聚焦于中越边境的跨国婚姻现象,对广西省宁明县的一个瑶寨进行了田野考察,之后又进一步比较了城市和县域境内涉外婚姻的不同特点,并将桂林市阳朔县作为对比研究的田野。通过比较跨国与跨境这两种涉外婚姻类型,杨博士认为边境瑶寨的跨境婚姻尽管跨越了边境,但仍然属于传统族内婚习俗作用下的婚姻行为,这是由于当地女性人口外流,婚姻市场受到挤压而导致的跨境婚姻;而以阳朔为代表的跨国婚姻则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全球化浪潮,和国内旅游业繁荣的产物。之后杨博士分别从出入境管理、涉外婚姻登记和人口再生产三个方面比较了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婚姻移民治理的实践情况,并在思考和总结部分提出移民管理制度变革、倾听弱者声音、发挥学术研究在现实问题处理中的积极作用这三个方面的建议。
之后,中央民族大学的邢莉教授进行了题为“从清代以来蒙汉族际婚的历程透视社会的变迁”的报告。邢莉教授关注到从清代中期开始,蒙古族的游牧文化开始发生了内部的分化,并最终形成了农耕文化、半农半牧文化、牧业文化和城镇文化四个文化圈,这项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回答这种社会文化变迁如何发生,动因为何,现在的状况怎样和未来将走向何处这四个问题。研究结合历史文献、民俗资料和田野调查,希望构建起大背景和小议题之间的桥梁,通过研究族际通婚现象,进一步探究蒙古族文化变迁和蒙汉民族融合和冲突的情况。研究发现,蒙汉通婚的发展经历了清代至民国、民国至文革前以及文革后三个阶段,并得出结论:婚姻不只是个人行为,而与族群关系密切相关,同时婚姻也会促进了族群之间更深入的融合。报告最后,邢莉教授认为在美国学者戈登提出的“文化交融”和“结构交融”基础之上,应当增加另一个维度的融合即“心理融合”来更进一步理解蒙汉民族融合的现象。
之后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的讲师安琪老师带来了题为“从‘蝦夷绘’看清代东北边疆的贡赏贸易”的报告。安琪老师发现中日两国在十八世纪皆出现以图像手段对边疆民族进行人种学描述的艺术传统,如清朝乾隆年间的《黄清职贡图》和日本江户时代的“蝦夷绘”。首先,安琪老师在对中国史籍中的“蝦夷”和日本文献中的“蝦夷”进行辨析,提出以“蝦夷绘”为代表的图像生产是幕府开拓和经营北方边疆的伴生品,并以“从《夷酋列像》看东北亚地区的物品交换关系”这一个案分析为例,介绍了“贡貂赏乌林”的中日贡赏贸易体系。最后得出结论:朝贡贸易具有多重面向,这不仅是经济关系,也是政治关系。从“民族国家”的视角看,朝贡关系是国家内部赋税关系与附带性商业关系的集合,同时我们也需要跳出“民族国家”的视角,考察东北亚地区的奢侈品流通体系和“朝贡”的延伸。
江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王华进行了题为“幻象与认同:太湖流域渔民身份的底边印象”,的报告。王华副教授首先从收益、环境、资产、教育和土匪强盗五个方面分析了太湖流域渔民故事的底边叙事,同时发现渔民身份的幻象主要来源于地方志和文学作品中的零星叙述,诗词歌赋以及太湖渔歌,而大多数材料中所刻画的都是太湖渔民生存之维艰,而这种幻象产生的原因是拥有土地的陆人为了捍卫他们的优越感,制造了偏见、歧视的话语、个性和文化区隔,以排斥“无恒产”的渔民。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在被污名歧视的渔民群体中,普遍存在一种被污名化之后的感觉,即污名感。王华副教授认为从这个意义上看,太湖渔民的“他者”身份建构并非来自社会的某一阶级或某一地区的文化,而是来自以土地为生产资料的整个农耕文明, 进而提出关怀底边群体,承认渔民身份的多重性,尊重和保护太湖渔文化,是践行费孝通先生倡导的“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理念的最好方式。
上半场的最后一位报告人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的吴旭副教授,他带来的题为“玉米与逃逸:以鄂西南山区为例”的主题报告关注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玉米的传入引发清代人口激增、流民和山地开发狂潮、玉米在东南沿海登陆导致了闽人粤人涌入江西和湖广山区,同时闽粤赣湖广人涌入川陕鄂湘黔山区。吴旭副教授在对湖北恩施州进行田野考察之后,认为玉米兼有助逃逸和助国家的双重潜能,一方面玉米能在高寒,干旱,陡峭,贫瘠的山地生长,产量高且可靠;另一方面,玉米成熟期一致,可以存放一段时间,从而便于国家清点和造册征税。研究最后得出结论:逃逸行为可以是阶段性的,如玉米引发的“先逃后控”;逃逸可以是逃中有控的,如容美土司的“外逃内控”;逃逸可以是控中有逃的,如“科技兴农”带来的农村空心化。
在所有报告人发言结束后,厦门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系主任张先清教授对各位报告者的发言进行了总结性点评,报告者也对与会学者提出的问题和质疑进行了回应。
各位与会的学者和同学在茶歇期间自由交流,茶歇过后,分会的下半场开始。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的副研究员刘琪老师做了题为《再思族群:基于田野与阅读的启发》的报告。刘琪老师结合自己阅读文献的体会以及她在云南迪庆的田野经验,重新对“族群”这一概念进行了思考。她对既有的族群原生论、建构论进行了探讨,认为可以把族群和图腾的概念相比较:与图腾类似,族群也是一种对文化差异进行分类的概念。而她在云南迪庆发现,当地呈现出村镇中多民族杂居的情景,族群并不是当地用来区分人与人的首要系统。刘琪老师回顾了当地的历史发展,并结合当地的“家屋制”,提出当地的人群区分系统并不是族群,而是另一套系统。这套新的区分系统以“老民”的道德权威、家户之间的互助为主要的维系因素,并通过节庆仪式来强化共同体感。由此,当地由族群带来的文化差异被共同的社会生活所包容。刘琪老师也基于自己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包括族群概念在不同社会情境下界定自我与他者的作用,族群概念是用以解释的概念还是需要被解释,等等。
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阿布都哈德副教授为大家带来的是题为《原生性认同与族群边界——基于甘肃省临夏市回族与东乡族的田野调查》的报告。他认为,当地的回族和东乡族虽然共同信仰伊斯兰教,也具有诸多的共性,但这并没有湮没两个民族各自的文化特质。在共同的宗教信仰下,当地的回族与东乡族是如何建构起原生性的认同,并维持各自的族群边界的?阿布都哈德副教授从当地流传的民间笑话入手,从临夏回族和东乡族的居住格局、族际通婚、血缘和宗教认同等方面,分析了他们的文化特质和认同差异。他提出,虽然宗教认同是一种超越性的强认同力量,但是族群的原生性认同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这两者之间的张力会伴随族群本身而长久存在。我们在审视族群关系时,需要正确看到族群原生性认同的持久性,避免处理族群关系过程中的强制导致的尴尬处境,以此维护族群间的良性互动。
来自兰州财经大学的韩敬梓副教授则以自己独特的田野体验,对人类学的经典方法“田野调查”进行了深入反思。她的报告题为《民族学人类学田野作业反思——基于一个西北少数民族毒品受灾地区的田野调查》。韩副教授向大家生动讲述了自己在深入当地禁毒重点村镇进行田野调查的过程,以“进入田野-文化冲击-建立和谐关系-理解文化”的田野调查四部曲为脉络,在回顾田野调查过程的同时,对人类学田野研究的方法进行反思。她与当地的禁毒官员、基层工作人员、吸毒者乃至贩毒者深入接触,深切感受到当地被无情剥夺的灾难现实。由此,她提出,田野调查工作要摒弃功利心,要把话说到受访对象的心坎里,重点关注田野中的情感因素。她还认为,对有代表性的个案要及时接触,避免丧失机会。同时她还强调,本地人与他者在研究问题上介入的深度和广度存在明显的不同,本地人容易进入田野,但难以深入问题,而他者难以进入田野,却容易深入问题,这点非常值得注意。
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副馆长、人类学民族学系的黄向春副教授则为大家带来了题为《何谓“东南”——汉人社会诸“模型”的再思考与中国人类学的历史主义脉络》。黄向春老师的报告以高屋建瓴的视野,探讨了中国东南地区在中国人类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并回顾了人类学的中国研究的历史主义脉络。他认为,中国人类学的“东南”经验是一种模型,而非范式,其原因在于对历史路径的强烈依赖,以及这些经验都是既有人类学“范式”的中国例证。针对中国人类学的历史主义,他回顾了葛兰言、施坚雅、弗里德曼、华琛、费孝通、林耀华等学者以及诸多学派的研究,并在随后以简明扼要的图示,展示了“东南”和“西南”在各种史观与结构中的相对地位和相互关系。黄向春老师认为,我们对“东南”的研究,要从“东南”再次出发,了解东南地区的人所表达的到底是什么,在“东南”进行研究,而非对“东南”进行研究。
本场分会的最后一位报告学者是来自厦门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系的石奕龙教授,他的报告题为《甘肃岷县青苗会祭祀仪式的地方文化逻辑》。青苗会是当地汉人举行的宗教祭祀活动,在庄稼发芽时(农历六月初一到十五)举行,祭祀的目的是向神灵祈求作物生长风调雨顺,能有好的收成。整个仪式要经历“叫水”、“坐床”、“祭祀”、“走马路”、“取水”、“回庙”、“坐庙”、“回水”、“申文”、“讨文”等一系列繁复的过程。青苗会的围绕的是当地的娘娘信仰,而仪式中会选择当地的道德之士作为娘娘的夫君,赋予娘娘丰产的能力。道德之士在青苗会中被称作“老爷”,成为了通灵的任务,实现了角色的转换。由此,当地围绕青苗会形成了一套关于道德之士的标准,形成了具备地方道德标准的老人等级或团体,由此维系了当地的秩序。
分会进入尾声,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的吴旭副教授对下半场五位学者的发言给出了点评和建议,并逐一提出了疑问。复旦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的纳日碧力戈教授也做出了点评。在各位发言学者对评议人的点评作出回应、现场听众提问和讨论过后,南京大学的范可教授做了简短的总结,分会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整理人:复旦人类学 张宇芯 石潘瑾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