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纪要 | 2016年中国人类学学会学术年会 文化人类学分会D场

发布者:刘秋芳发布时间:2022-07-17浏览次数:62


图片

2016114日下午1:306:00,中国人类学学会年会文化人类学分会场D场暨第五届长三角人类学共同体新锐论坛在文科楼1004室举行。会议伊始,复旦大学潘天舒教授和南京大学范可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新锐论坛的历史和含义。论坛取名为“新锐”是因为:1)“新”意喻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议题和参与学者的年轻化,“锐”则代表研究议题的尖锐和年轻学者锐意进取的决心。潘教授表示长三角地区人类学的未来在8090后身上,期待从论坛中不断听到具有前瞻性的研究问题。


论坛的上半场,来自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邢海燕教授首先做了题为从女英雄到女神——土族民间宗教和性别角色的研究”的报告。邢教授自己是土族,她首先指出土族和土家族不一样,并从人口、地理分布、语言、生产方式和内部差异介绍土族概况,然后通过聚焦宗教和少数民族女性这两个关键词展示了土族女性角色二元对立的现象:现实生活中地位相对较低而在精神世界中地位等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来自安徽大学的崔忠洲老师给大家带来了题为中国伊斯兰教权力体系的构建及其瓦解——对Z城穆斯林群体的人类学考察的报告。当今世界发生的一些现象给人们的印象是伊斯兰教有很强的组织性,经常会有群体性行动,这给政府制造了恐慌,使政府不断加强对穆斯林群体的控制。崔老师的研究展现了安徽和河南交界处的Z城中的回族如此组织自己的基层权力又怎样在实践中被瓦解。通过对国家权力对伊斯兰教的管理,结合当地四大清真寺和阿訇的更换,以及当地清真寺兴衰变换的过程揭示了阿訇在管理基层权力方面的困境。


来自复旦大学民族中心的博士后丁玫做了题为“日常生活里的认同——餐饮业与海外少数民族华人”的报告。丁玫博士采取了与崔忠洲老师相反的角度,从日常生活的餐饮研究加拿大维吾尔族的身份认同。丁玫博士首先提出了学界研究跨界民族和海外华人中的一些问题从而引发我们思考怎样定义海外少数民族。她在田野中发现很多维吾尔族在海从事服务业并不是因为生活所迫,而是主动选择。一些具有高学历高薪工作的海外维吾尔族面临着自己是谁的困境,所以决定开餐厅传播维吾尔族文化。他们非常注重餐厅内的文化装饰、碗筷摆放和清真食材的选择,通过这些日常生活的细节他们在加拿大自己创造的文化小空间里完成自己少数民族身份认同的强化和建构。


来自内蒙古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朝克赛做了题为“鄂温克、通古斯、哈木尼干——镇尼河哈木尼干人族称与族性的共生性实践”的报告。通过研究哈木尼干人族称使用的历史与现状,展示其族称的多样性与民族关系的复杂性。通过哈木尼干人的例子说明了在叙述民族时,国家、学术与地方三种话语通过互动与协商,最终在地方社会形成了多层重叠共生的状态。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杨漪做了题为作为复数的水:云南黑树地区打洞梁子的水与社会的报告。杨博士认为之前对于水的研究无论是水与社会还是水与文化都是把水看作是单数的水、大写的水,所反映出来的是水的均质和单一。杨博士从打洞梁子地区库管沟井塘整个水利系统的分析出发,结合当地梁子和邻村的水纠纷以及当地各民族对于水利命名的争夺认为存在一个复数的水,它代表着多层次的社会空间。水分类与分化的过程,正是社会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


来自复旦大学的人类学研究生沈高明做了题为新上海屋檐下:石库门养老的田野考察的报告。沈同学首先用著名人类学家赫茨菲尔德的里程碑时间和社会时间的理论向大家展示了石库门的生活现状,沈同学将其概括为政府将其保护作为里程碑式的遗产所展示的是金玉其外,而内部解放前的生活状况则揭示了败絮其中。接下来沈同学向大家展示了石库门留守老人的困境和选择。老人们留守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原因和熟悉了石库门的生活,经济原因使他们无力搬离出居住去,而对邻居和周边环境的熟悉又使他们对石库门产生了依赖。而石库门居住条件较差,政府的为老服务不能覆盖到全部老人,覆盖到的也不能满足老人们个性化需求。所以很多老人选择邻居或家政人员照顾,也有选择街道办的日托中心或是长者照顾之家,或者入住养老院,但是经济因素的制约和养老观念的阻碍使很多老人不会选择养老院。沈同学据此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认为政府应该加强对石库门的日常修缮,改善现有服务模式多座老人工作,改变其养老观念。

茶歇过后,论坛的下半场继续进行。


来自上海财经大学的邢婷婷老师带来题为“‘信仰建构’还是‘符号消费’:消费社会视角下的青年人多元信仰实践”的演讲。她的研究缘起于当代青年中热衷算命、占星术和塔罗牌的现象,希望通过研究探讨当代青年人的多元信仰究竟属于信仰建构还是符号消费的问题。她认为需要接受并承认多元信仰的存在,同时将符号消费理解为界定个体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和状态的方式,多元信仰和符号消费均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它们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共享现代社会中个体化的逻辑,二者并不存在矛盾。

下半场第二位发言的是复旦人类学专业硕士生石潘瑾欣,演讲题目是“不曾远离的御宅族:字幕组与商业组织合作的人类学考察”。石潘瑾欣认为字幕组作为自发形成的趣缘组织,一直以来被视作与主流市场行为和规则相对立的存在。他们以“交流学习”名义制作并免费发布版权作品字幕的行为,事实上处于侵害影视作品著作权的灰色地带。在田野研究中,他发现持“因爱而生”话语的字幕组行动与被商业利益驱动的企业行动之间存在非对抗的可能,并以他所在的字幕组被“招安”的案例,结合组织社会学中“合法性机制”的理论框架对这种“反常”的合作做出解释。

  接着,来自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研究生张辉做了题为“个体化理论视角下网络直播的人类学研究”的演讲。他认为近几年来网络直播快速兴起存在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社会个体化造成的社会碎片化导致人们形成在虚拟空间中寻找一个替代现实世界的社会交往平台的需要;另一方面,网络直播作为大众发声的媒介,成为一种释放自我的新途径。网络直播等新型媒体的发展为人们建构了另一种类型的公共领域,人们得以在这个公共领域内广泛参与社交、建构新型社会关系、释放生存压力与焦虑。


接下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人类学博士研究生李亚做了“‘各丝竹,嘎旁友’——作为社会生活的江南丝竹乐”的主题报告。李亚首先简述了研究背景和她所研究的“江南丝竹”,受人类学研究理论和方法影响,她将“表演”(声音实践)视作一种正在发生的过程。她向听众展示了丰富生动的田野素材和大量的本土语言和概念,如“摊头”、“摊主”、“玩家”等,在她的呈现中,丝竹玩乐中蕴含着规矩体系、人情关系和互动艺术。


第五位发言人是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乔纲,演讲主题为“城市流动人口与流动的空间——基于上海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调查”。他借助列斐伏尔等学者对空间生产的研究视角来分析随迁子女教育政策调整引发的相关问题。


第六位发言人是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张聪。在“外婆还是奶奶?父系制变革下的中国城市祖父母育儿现状”的主题报告中,她讲述了自己博士论文研究的发现,即外婆参与育儿体现了中国父系体制的削弱,推动这一变化的社会文化因素包括代际关系在育儿决策中重要性的增加、母亲地位和参与育儿决策的权利在单居家庭和原生家庭日益增加、育儿观念和标准的变化等。

最后一位发言人是复旦人类学博士研究生张梅胤,报告题目为“未选择的路:医学生的去与留”。她的研究缘起于近年媒体热议的话题,如医学专业录取降分、医学生转专业和医学毕业生转行等。她通过对医学专业学生日常生活的参与观察,呈现了作为过渡仪式的学医过程,并得出“不做医生”是多种因素影响下的决定的结论,并希望研究能使更多的人理解脱下白袍的医生其实都是普通人。


会议最后,复旦大学的朱剑峰副教授对下半场的发言逐一做了评议,并对七个处于不同研究阶段的研究给出具体的点评和建议,新锐论坛在主持人潘天舒教授的总结和寄语中落下帷幕。


复旦人类学李兴华陈若云整理

(现场照片摄影:潘天舒 邢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