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选登 | 漫展上的“无料”:“同人”亚文化圈中的礼物和道义互惠

发布者:方志伟发布时间:2023-10-09浏览次数:10

一、研究背景

(一)“同人”亚文化圈和漫展上的“无料”

202352日至3日,第二十九届COMICUP魔都同人祭(简称CP漫展)在上海举办。CP漫展每半年举办一次,是“同人”亚文化圈中最大的盛典。此次CP漫展,共有30万人参加,其中有1.5万的同人摊位和3.4万管理同人摊位的摊主。

第二十九届COMICUP魔都同人祭(简称CP漫展)宣传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人亚文化圈以“同人”的创作、传播和交换为显著特点。“同人”(どうじん)一词来自日语,原指“非正式商业性的创作活动”,但在中国当下的语境中,一般指在已有文艺作品(被称为原作)的基础上,由原作的粉丝,借用原作的世界观设定、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人物形象等,进行二次创作的文艺作品。原作通常是小说、动漫、游戏和影视剧,有时还会是现实中的人物如明星、历史人物等。

同人作品大多是文本、图片和影音,通常以电子形式在粉丝自发聚集的网络社群中免费传播。但同人作品的创作者可以选择将文本和图片印刷出来,制成非正式的实体出版物[1],或制成“周边”[2],和其他粉丝交换。

图片

游戏《恋与制作人》的同人周边(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人摊位的摊主,就是在漫展上将自己的同人制品售卖给其他粉丝的粉丝。他们会在漫展开始前的几个月向漫展主办方提交自己要售卖的制品清单来申请同人摊位,当申请通过后,便能在漫展上拥有一个像店铺一样的摊位,像商家一样销售自己的制品,并像接待顾客一样接待来购买制品的其他粉丝。

除了售卖和购买同人制品,漫展的另一显著特色是“无料”。“无料”(むりょう)一词来自日语,意为“免费、不要钱”。无料也是一种同人制品,通常是明信片、卡片等成本较低可以大量印刷的纸类制品,但并不是明码标价的商品。粉丝想要在漫展上获得无料,常规的方式有四:1)购买商品获得作为赠礼的无料;2)满足特定条件获得无料;3)用自己制作的无料交换其他粉丝的无料;4)被其他粉丝无条件赠送无料。

图片

笔者在CP29上获得的部分无料

有别于经济学,经济人类学将物品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置于特定社会的整体文化背景下考察,而CP漫展就是同人亚文化集中呈现的具体场合,具有典型性和仪式性。本文将用经济人类学的视角剖析漫展上的无料和无料获得方式,以及其背后的亚文化意涵。

(二)三种经济类型

波兰尼(1944)认为,人类总共有三种经济类型,分别是市场、再分配和互惠。再分配涉及中央机构,在去中心化的漫展上并不存在。市场涉及金钱的交易,对应摊主售卖制品而顾客购买。互惠又被称为道义互惠,区别于前两种经济类型,其最显著的目的是为了创造、维持和加强社会关系。

道义互惠通过物品或服务的交换形式实现,而被交换的物品或服务则是“礼物”。莫斯2016)认为,礼物“表面上是自由和无偿的,但实际上却是强制的和利益交关的”,作为一个总体呈现的社会事实,涉及给予、接受和回赠的义务。毛利人认为,礼物中的“毫”(hau),也即“礼物之灵”,来自给予者,并希望返回它的源地,若有人只接受而不回赠,就会招致灾祸。莫斯在后续的研究中用“赠礼引发参与双方的期待心理”解释“毫”,并认为礼物是一种社会纽带(汲喆,2009),创造了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因而联系起一个社会,成为社会团结的粘合剂。

最早提出互惠理论的马林诺夫斯基(2002a)则从理性的角度解释道义互惠:“一个人给予是因为他期待报偿,而一个人回报是由于其伙伴可能中止给予的危险。所有的权利和义务被组织进一个十分平衡的互惠链条中。”

萨林斯(2009)更具体地定义了道义互惠,并将其分为三类:一般互惠、均衡互惠和否定性互惠。一般互惠中,给予者不期待接受者回报,常常发生在有情感联系或者互相信任的双方中。均衡互惠中,给予者期待在预期时间内获得等价的回报。否定性互惠中,给予者则希望通过最小的给予获得最多的回报。

二、无料的本质

(一)购买商品获得的无料并非商品

顾客购买商品或买满一定金额的商品会被摊主赠送无料,可以认为是一种市场行为。相比其他获得无料的方式,购买商品获得无料涉及金钱,距无料原本的意思最远。但剖析这一方式,恰恰可以看出无料的本质。

在线上售卖同人制品被称为“通贩”,对应在漫展上售卖同人制品的“场贩”。粉丝购买同一商品,场贩获得的无料数量可能会大于通贩。

在漫展上,一个摊位常常有几个不同的摊主(被称为“合摊”),不是所有摊主都会在线上售卖自己的制品,但几乎所有摊主都会为漫展准备无料。有些摊主会告知顾客,购买自己的制品才能得到自己的无料,但有些摊主不在意顾客购买的是否为自己的制品,只要顾客在摊位上购买了制品,即使金钱并没有流入自己的口袋,摊主也会赠送顾客自己制作的无料。这或许是同一摊位不同摊主之间的一般互惠:因为合摊的摊主关系较好,因而可以看在对方的面子上,赠送购买其制品的顾客无料。但这种一般互惠,绝不会发生在通贩上。

图片

两个创作中土(《魔戒》系列)同人的摊主合摊,在微博上发“摊宣”

此外,如果同人制品没有场贩,同人创作者很少会特意制作无料,在顾客线上购买商品时赠送。

因此,无料虽然也存在于漫展之外,但和漫展的联系非常紧密。当无料随着商品购买被赠送给顾客时,并不能被完全算作一种特殊的商品,更不能被简单当做随商品附赠的礼品。圈内严厉禁止“无料倒卖”,发现违反的人,会把对方的社交账号在社交平台上公开并驱除出社群。对比购买其他商品如化妆品时获赠的、可以二次出售的“小样”,“禁止倒卖”更凸显了无料并非商品的一面。

(二)无料作为仪式上的礼物

从阎云翔(2000)对“礼物”的定义可以更好区别在漫展购买商品时获赠的无料和普通市场行为中随商品附赠的礼品。“礼物”由两字组成,“礼”代表仪式、礼节或道德理念的仪式性表达,“物”代表物质的东西。“礼物”承载着文化的规则(礼节)并涉及到仪式。如果认为漫展是一种仪式,那无料就是存在于仪式上的礼物,附着于其实体存在的,还有“购票进入漫展然后找到摊位并购买商品”这一礼节。

事实上,规律举办的漫展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仪式。日常生活中,同人是一种亚文化,喜欢同人的粉丝会遮掩自己的身份,让自己不被主流文化指指点点。但漫展让圈内粉丝得以聚集,并形成集体欢腾(涂尔干,1999),来表达自己对原作和同人的喜爱,就像一种“信仰”,只不过并非为了解释世界。集体情感和集体意识在漫展上得以加强,粉丝可以尽情娱乐并放松自己,忘记日常生活。而无料作为漫展上的礼物,和其他符号(如摊位上的装饰、打扮成原作人物的“coser”)一起,构建了漫展这个仪式。

图片

CP29上的coser(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无料作为漫展的社群基础

不只摊主可以制作无料,不拥有摊位的粉丝也可以制作无料,使无料对漫展这个仪式至关重要。

几乎所有粉丝都知道,去漫展可以获得、交换或给予无料。粉丝会为了获得、交换或给予无料而特意制作无料,也会因为要去漫展而制作无料,也会因为制作了无料而要去漫展,就像马林诺夫斯基(2002b)在特罗布里恩德群岛观察到的,当地人为了“库拉”交换进行的大规模远航。

“库拉”是当地一个大范围、跨部落的规律性交换仪式。一种名为“soulava”的红贝壳项圈在交换圈中顺时针流动,另一种名为“mwali”的白贝壳臂镯则在交换圈中逆时针流动。soulavamwali只有交换的功能,不能被所有者持有太久,必须被不断交换下去。库拉交换“表现为一种特殊的信用形式,意味着高度的相互信赖和商业声誉”,是整个社群的基础,而无料也构成了漫展上同人亚文化圈的社群基础。

伴随着库拉交换还有其他物品的交换,就像粉丝在获得、交换或给予无料时也会购买商品。无料比商品对于漫展而言更重要,因为虽然对于摊主而言,售卖制品获得金钱、和其他摊主交换无料、去其他摊位购买制品或获取无料都是去漫展的目的,但对于粉丝而言,去漫展可以不购买制品而只获取无料。

(四)无料作为声望的喜爱

因为印厂印刷纸类制品有起印数量,因而每个制作无料的人都拥有很多相同的无料。粉丝占有一份或几份无料,并用各种方式给予剩下的无料。

soulavamwali的短暂占有是特罗布里恩德人对自己声誉的炫耀,就像现代人对财富、社会地位的炫耀,而无料在同人亚文化圈中也代表一种声誉:对原作人物或原作人物之间的特定关系[3]的喜爱。拥有无料可以炫耀这种喜爱,因而拔高了自己在亚文化圈中的地位,获得声望,但远远比不上“制作无料并准备给予”这种行为炫耀出的喜爱,因为制作无料投入了金钱、时间和精力,并让其他粉丝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得这份无料。在同人亚文化圈中,在实体的制品上炫耀的喜爱和付出的金钱是划等号的。因而“制作同人制品”所炫耀出的喜爱远大于“制作无料”所炫耀出的喜爱,就像“购买同人制品”所炫耀出的喜爱远大于“占有无料”所炫耀出的喜爱。

但针对同人创作者,“不收费地呈现自己的同人作品”所炫耀出的喜爱要大于“收费地呈现自己的同人作品”所炫耀出的喜爱,因为不收取回报的创作是“为爱发电”,其流露出的喜爱不需要金钱补偿,因而更显其喜爱之多、声望之高。创作者的声望也天然地大于消费者,不仅因为创作者的才华,也因为创作者实实在在创作出可以被消费的作品。这是带有权力的单方面给予(布劳,1994),就像夸富宴上单方面的赠礼,让接受者的地位弱于给予者。对创作者的圈内称呼“太太”、“老师”可以体现创作者的声望和权力。

对同人创作者最常见的称呼“太太”是女性化的,因为同人亚文化圈中女性占绝大多数。一个入圈四年的女性说:“到目前为止,我(在同人亚文化社群中)只见过一个男的。”某个同人摊位的摊主[4]说:“Day1cp漫展的第一天)来排队(购买商品)的只有四个男的,我(因为好奇)特地问了,其中三个是为别人(女朋友)买的,只有一个是为自己买的。”那个同人摊位,Day1接待了近500位顾客。对购买“周边”的买家的称呼“妈咪”、“咪”也暗示了亚文化社群中的主体为女性,以及付出金钱的人的声望和地位。在社群聚集的网络平台上,互不认识的双方在初次接触时皆默认对方为女性。

无料作为具象化的喜爱,不仅代表自己的声望,还代表了人物或特定人物关系的声望,因而可以在原作中的不同人物或不同人物关系间进行比较:我喜欢的人物或特定人物关系的无料比你喜欢的人物或特定人物关系的无料多,代表我喜欢的人物或特定人物关系更火。就像夸富宴上对财富的呈现、给予和销毁是对自己社会地位的展示,无料的制作、占有和给予也带有竞技性。

三、不涉及金钱的无料获取方式

(一)满足特定条件获取无料

除了购买商品获得无料,其他的无料获取方式并不涉及金钱。

满足特定条件获取无料分不同情况。有些时候,接受无料者需要关注给予者的社交媒体账号,这是一种均衡互惠,因为接受者多了无料,给予者多了粉丝。

其他时候,接受者需要证明自己对原作、人物、特定人物关系的了解或喜爱,比如回答某个与前述内容有关的问题或证明自己以往有购买过原作周边或在某个cp的微博超话达到一定等级。这种情况下,条件并不是附加在获得这一行为上的,而是被附加在接受者的身份上。只有“特定的人”有资格获得这份无料,他们要么和给予者有着相同的喜好,要么能证明自己的喜好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特定的人”对无料给予和接受十分重要。给予无料前,给予者通常需要确认对方的“属性”:是否和自己喜欢同样的原作、人物或特定人物关系?其中,特定人物关系尤其重要,当两个同性人物被认为有cp关系时(在同人文亚文化圈中占比很大),通常一方被认为承担着“传统男性身份”(被称为“攻”),一方被认为承担着“传统女性身份”(被称为“受”),如果两种身份发生颠倒(被称为“逆cp”)或可以流动(被称为“无差”),不被有些人容忍[5]

确认对方的属性确保自己愿意给予对方无料,也确保对方愿意接受自己给予的无料。在这里,不仅给予是主动的,接受也是主动的,接受者有权拒绝对方给予的无料,因为对方喜欢的cp关系是自己讨厌或不能容忍的,或者无料上的内容是自己讨厌的或不能容忍的。需要注意的是,这两者有区别,给予者的喜好很多时候并不直接反映在无料上,当两个同性人物一起出现在图片上时,很难分清在cp关系中,谁是“攻”,谁是“受”。“可以对给予进行主动的拒绝”暗示礼物并不完全是“强制”的,而是部分拥有自由的(汲喆,2009),也即“强制和自发参半”(莫斯,2016)。

对于给予者,确认对方属性是一种道德要求,对于接受者,确认对方属性则是对自己的保障,因为接受了讨厌的无料的后果是接受者自己承担的。但确认双方属性的义务不是强制的,而拒绝在面对面的情况下,有时会变得很困难,这就让给予礼物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武器”(Cronk1989),虽然给予者并非有意。

如果因为接受者疏漏造成自己接受了讨厌的无料,一般有三种处理方式:忍受、扔掉和销毁。有些圈内人觉得,扔掉无料非常不好,更多圈内人认为,销毁无料非常不好。扔掉和销毁的处理方式,以及圈内人觉得这样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无料也承载着“礼物之灵”,而这“礼物之灵”正是给予者对原作、人物或特定人物关系的喜爱。不能容忍“逆cp”或“无差”的接受者不愿意保留喜欢“逆cp”或“无差”的给予者的无料,因为给予者对“逆cp”或“无差”的喜爱附着在无料上。而扔掉或销毁无料,不仅是对给予者的冒犯,更是对原作和人物的冒犯。

如果是给予“特定的人”无料,可否认为这和无条件赠送无料一样,是一种纯粹礼物?后文会对此进行探讨。

(二)无料交换

无料交换按照交换者身份划分有三种,一种是摊主和摊主的交换,在漫展上常常发生,因为双方拥有相同喜爱。第二种是不拥有摊位的粉丝和摊主的交换,需要粉丝主动找上摊主,数量较少。第三种是两个不拥有摊位的粉丝之间的交换,数量更少。不像摊主,不拥有摊位的粉丝其实很少制作无料(因为很难给予完)。因此,不拥有摊位的粉丝,通常以其他方式获得无料。

无论是哪一种交换,双方都多收获了一份不是自己制作的无料,属于一种均衡互惠。此外,交换的双方也属于“特定的人”。

(三)无料赠送

无料赠送也有三种情况。

一种是没有摊位的粉丝在漫展上逛,随机送给对方无料。粉丝通常会在原作的同人摊位旁,送给那些排队买商品的粉丝,或者作为coser装扮成原作人物,送给前来合影的粉丝。这样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接受无料的人属于“特定的人”。有时候,粉丝还会送给摊主无料,但一般摊主也会回以无料,所以不把这种情况算作无料赠送。

第二种是摊主赠送来到摊位前的人无料。有些无料本来就是无条件赠送,有些无料不是,但摊主会担心漫展结束也无法给予完无料而将本不该被无条件赠送的无料无条件赠送出去。此举为何?

无料被制作出来时带着给予和占有的双重目的。无料的起印数量以及其和漫展的联系决定了制作者不可能全部占有无料,必须要在漫展上给予自己占有数量以外的无料,如果没有给予完,会是一种耻辱。

为何会是耻辱?因为无料上承载的喜爱来自制作者,象征着制作者的声望,因为接受不是被动的,没有给予完就代表“没人要”,是对制作者的侮辱。这种侮辱并不来自真实的某人,而来自亚文化社群内化在制作者身上的社会力。正如夸富宴是宗教的、神话的和萨满的(莫斯,2002),给予无料也是文化的、社群的。

这种心理产生了第三种无料赠送:摊主在收摊后赠送其他摊主没有给予完的无料,区别于发生在开场前的摊主间的无料交换,这种无料赠送不求无料作为回报,目的也是为了将无料给予完毕。

无论是哪种无料赠送,给予者和接受者都有同样的喜爱,属于“特定的人”。

(四)纯粹礼物

玛丽·道格拉斯(1990)认为:慈善并不是免费礼物,因为给予者免除了接受者回赠的义务,将慈善排除在相互关系之外。根本没有纯粹礼物这一概念,礼物就是一种互惠,一种社会关系的建立。

无料赠送和给予“特定的人”无料,在表面上,是给予者免除了接受者回赠的义务,但实际上,给予者知道,自己的给予虽然不会在预期时间内,获得接受者的回赠,但自己的给予行为加强了整个亚文化社群的无料给予文化,让自己在未来得以被他人给予无料。而自己的给予行为,也是为了回赠自己在过去受到的他人的给予。这是一种不指明回报时间的一般互惠,在长时段内发生,不指明具体的物品交换对象,也不计算具体的物品交换价值。

一般互惠的基础是有情感联系的双方,就像无料的给予和接受都来自“特定的人”,只有有着相同喜好的人才会互相给予和接受无料。并不是无料赠送使社会关系发生,而是在无料赠送之前,社会关系就因为对相同内容的喜爱而存在。互惠并不是具体到给予者和接受者的,是具体到有着相同喜爱的社群的,这也是在交换前确认对方“属性”的原因。无料赠送加强了社会关系,而这社会关系并不具体地联系个人,而是松散地存在于一个社群中。当喜爱出现,人们进入这个社群[6],和社群中的其他人建立社会关系。当喜爱消失,人们离开这个社群[7],和社群中其他人的社会关系断裂。而亚文化社群,则有无数个这样的小社群组成。小社群大可以用不同的原作划分,小可以用原作中不同的特定人物关系划分。每个小社群中的人,互相都是“特定的人”。

因此,纯粹礼物在概念上并不存在,无料赠送和给予“特定的人”无料也不是纯粹礼物。

无料赠送,既是漫展这个仪式上的符号,又能炫耀自己作为声望的喜爱和喜爱内容的声望,还是一种基于社群的一般互惠,构建起同人亚文化圈的文化基础。

---

参考文献:

波兰尼.(2007).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布劳.(1994).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李国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汲喆.(2009).礼物交换作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社会学研究(03),1-25+243

马林诺夫斯基.(2002a).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原江译.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

马林诺夫斯基.(2002b).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梁永佳、李绍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莫斯.(2016).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汲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萨林斯.(2009).石器时代经济学.张经纬、郑少雄、张帆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涂尔干.(1999).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阎云祥.(2000).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Douglas, M. (1990). No free gifts. In Mauss. (1990). The gift: The form and reason for exchange in archaic societies. (pp. ix-xxi). Abingdon: Routledge.

Cronk, L. (1989). Strings Attached. The Sciences May. 3: 2-4.

----

注释:

[1]没有版号的文本或画本,被粉丝称为“本子”。

[2]被粉丝称为“谷”或“谷子”,取“goods”的音译,通常是明信片、卡片等纸类制品,或立牌、徽章等,其中徽章被称为“吧唧”,取“badget”的音译。因为是同人制品,又被称为“同人谷”,区别于官方周边“官谷”。

[3]原作人物之间的特定关系一般有两种:爱情关系(被称为“cp”,是“couple”的缩写)或友情关系(被称为“cb”,是“combination”的缩写)。

[4]原作是受众广泛的《名侦探柯南》,既非女性向作品,又非男性向作品,摊主售卖的制品也不涉及人物之间的特定关系。

[5]这些不能容忍“逆”和“无差”的人被称为有“洁癖”,认为攻受必须固定。

[6]被称为“入坑”,如果是重复进入,被称为“回坑”。

[7]被称为“爬墙”。

---

作者:黄芷馨

编辑:方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