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书 | 《思想的帝国》

发布者:方志伟发布时间:2023-10-09浏览次数:10

图片

Kirby, William. 2022. Empire of Ideas: Creating the Modern University from Germany to America to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中国的高等院校是否会在不远的将来对美国大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形成挑战?在《思想的帝国:以德国到美国和中国的现代大学创建史为鉴》一书的作者,哈佛大学TM Chang中国研究讲席教授和哈佛商学院斯潘格勒家族(Spangler Family)讲席教授柯伟林(William Kirby)看来,要回答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从历史中去寻找答案。柯伟林有着过硬的历史学功底。他首先把目光投向德国名校的发展轨迹从曾经的不可一世到如今被美国大学全面超越的无可奈何。着眼未来,柯伟林毫不讳言,中国大学的国际化及其对于发展高等教育的持续投入和饱满热情,完全有可能动摇包括哈佛在内的美国著名学府的地位,并最终实现赶超。

柯伟林认为:全球经济、文化、思想、技术和政治力量与现代中国的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清晰地记得多年前他访问中央党校时,一位资深的中国教授对他说的一句话:你们西方人不懂中国。柯伟林的回答是:谢谢你的批评。本人受教了。我一直以为马克思是德国人,列宁是俄国人,但现在我知道他们实际上也可以是中国人。正是这种在过去二三十年内与中国同行的交流,促成了柯伟林写作本书的动机。

毫无疑问,中国的崛起是任何关注高等教育未来的有识之士必须面对的现实。曾几何时,德国的柏林大学和洪堡大学是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现代研究型大学的样板。在一百年前,全球排名前十的大学,至少八所是来自德国。而在今天,德国大学能够进入全球排名前五十已不多见。在《思想的帝国》一书中,柯伟林通过追溯德国、美国和中国的现代大学创建历史,提出了以下令人浮想联翩的问题:如果说德国高校定义了19世纪的研究型大学,美国高校定义了20世纪的研究型大学,那么在21世纪,中国的大学是否也有可能为高等教育设立全球标准?

柯伟林在本书中的结论之一是美国的高等教育权威们有足够理由在自傲和自得的同时,保持必要的忧患意识。首先是美国公立大学正在遭遇的一系列财务危机对于高等教育造成的损失。其次是美国大学曾经受益于国际化人才和思想交流,近来却很少从域外汲取新的想法和理论,而这种自我孤立是学术的对立面,最终将阻碍高等教育的发展。看到这里,我不禁回想起当年在哈佛读博时,柯伟林以哈佛文理学院和文理研究生院负责人(地位仅次于校长萨摩斯)的身份为校报写的各类致辞中,“言必称中国”,总是要以中华先贤的成语或者“名人名言”开头,带着某种幽默感进行简短阐述,随即引入正题。在讨论学校要务时,他也没有忘记从东方智慧获得灵感。

本书的序言也延续了柯伟林的这一风格。他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起头,向读者展示了孔子教育理念对于现代大学的价值和意义。而柯伟林本人也由此对自己作为历史学者、教育者和大学行政负责人所走过的”学而优则仕“的道路进行反思。他本科就读于名校达特茅斯和威尔斯利学院,在柏林大学和哈佛大学接受研究生阶段的专业训练。此后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WUSTL)和哈佛大学任教并担任行政要职。在华大和哈佛工作期间,他有幸得到包括William DanforthMark Wright 陆登廷等堪称传奇的校长的点拨,亲身感受到了美国大学黄金时代的荣耀。与此同时,他在写作此书时,与中国清华大学(陈吉宁和邱勇等校领导)、香港大学和南京大学等名校的学者和官员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清华、港大和南大因而成为他所描绘的中国高校未来发展前景的主要样本。

本书的封面所展示的是南京大学鼓楼校区的标志性建筑。楼顶的巨大红星、爬满青藤的大楼以及1919年由美国人设计的这幢中西合璧的建筑样式,有着强烈的符号象征意义。中国的现代大学,从创建之日起就带有国际化的特征和导向。中国大学的未来发展也注定是面向全球,势必成为国际高等教育的一股主导力量。

图片

柯伟林(William Kirby)教授在哈佛上海中心2012年哈佛亚洲中心年会上致辞。
摄影:潘天舒

潘天舒推介
胡凤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