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文 | 上帝也疯狂,但国家也有计划:针对纳米比亚桑族人的政策

发布者:方志伟发布时间:2023-10-09浏览次数:10

Lee, R. (1986). The gods must be crazy, but the state has a plan: Government policies towards the San in Namibia.Canadian Journal of African Studies/La Revue canadienne des études africaines20(1), 91-98.

经典南非电影《上帝也疯狂》为我们展现了这样一幅场景:生活在卡拉哈里沙漠的布须曼人“奇”捡到一个从天而降的可乐瓶。这个“天外来客”被当地人视作上帝的礼物,许多人都想据为己有。为了可乐瓶,嫉妒、愤怒、仇恨等情绪开始在这个部落蔓延开。而“奇”在求助部落长老后,决定将这个“邪恶的东西”返还神灵。历经艰难险阻,“奇”来到了“世界边缘”,将可乐瓶丢下。回到部落后,他们又恢复了往常平静而纯粹的生活。

图片

电影《上帝也疯狂》海报

曾几何时,这群来自卡拉哈里的桑人(San)以其采集狩猎的生活方式,被外界视作不受文明染指的人类净土,象征着一个失落世界的永恒价值观。然而人类学家Richard Lee在《上帝也疯狂,但国家也有计划:针对纳米比亚桑族人的政策》一文中指出,这是一个残酷的笑话(a cruel joke)。事实上,在南非的统治下,纳米比亚的桑人经历了快速的社会变革,他们被迫忍受南非在纳米比亚实行的种族隔离政策的所有“好处”。

Richard Lee基于其在纳米比亚地区长时间的田野经历,向我们展示了其中的昆族人(!kung)如何在外部统治的影响下,一步步走向“文明化”。比如,南非人为他们提供社会福利(食物援助)。传教士C·Weiche在当地传教,并将昆语编簒成文字,在当地开展扫盲教学、圣经研究。而给昆族人带来最大影响的,莫过于他们生活的军事化。南非在纳米比亚招募大量当地人入伍,组建兵营和军团,以对抗从事纳米比亚独立运动的西南非洲人民组织(SWAPO)。在Richard Lee援引的宣传稿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军事化以后的生活:以步枪代替弓箭,以棉花代替皮毛,不再从事采集狩猎活动,吃的是沙拉,穿的是靴子和时装。孩子们上学、在合唱团唱歌,男人扛枪,女人在家缝纫、烹饪。此外,南非还计划在纳米比亚划定行政区域,以种族为分界线,为当地配备行政机关、警察部队、民主代表团。更有甚者,有野生保护动物部门建议将布须曼地区东部划为野生动物公园,将原来的居住者离开世代生活的故土,迁移到干旱缺水的西部地区。

图片

(Richard Lee)

这种强行的文化移植并非没有遭到质疑,但相关的军事负责人却认为:“桑人没有可以破坏的文化”。在他眼里,桑人被疾病困扰,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生活充满绝望。因此他们是需要被拯救的对象。此外,面对SWAPO的独立运动,统治者也在刻意渲染一种充满威胁、恐惧的气氛,以制造桑人对SWAPO的仇恨。面对这样的剧烈变迁,Richard Lee指出,目前对桑人的军事化并不是一个善意的行动,如果说军队给了桑人新的生活,给了他们进入现代世界的机会,那就是对社会变革的嘲弄和对发展的扭曲。

那么,这些采集狩猎者将何去何从?从长远看,Richard Lee认为只有SWAPO获得独立斗争的胜利,在纳米比亚掌权,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才有更好的未来。因为SWAPO以阶级而非民族/种族冲突的角度看待他们的斗争。他们认为,应当被摧毁的是现有的被强加的社会制度,而非具体的个人。SWAPO深谙当前昆族人被植入的种族隔离和仇恨观念,他们希望化解被强加的种族之间的仇恨。从这个角度看,来自“落后世界”的SWAPO有着更先进的反种族歧视观念,Richard Lee会对他们抱有希望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事实也证明,SWAPO最终取得了独立斗争的胜利。

回到标题,实际上卡拉哈里沙漠并没有一个从天而降的可乐瓶,但殖民政府却扮演了上帝的角色,为当地人带来“文明的火种”。然而这种降临却未必符合当地的民情。殖民者带着“野蛮-文明”二分的思维来到他者的土地上进行大肆改造,这未必能真正带来良善的社会效应。或许Richard Lee是以这个标题,嘲弄殖民者背后的基督文明。当我们看到殖民统治在非洲大地上留下的伤痕(比如法国人在南非实施的种族隔离政策,比利时人在卢旺达进行鼻翼测量而制造的种族仇恨与大屠杀),我们应当反思,究竟谁是野蛮,谁是文明?

推荐阅读:【每周一文】推荐|在卡拉哈里吃圣诞大餐

推介:复旦人类学 方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