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文 | 火奴鲁鲁日裔美国人的礼尚往来

发布者:刘秋芳发布时间:2022-03-09浏览次数:35



  

Colleen Leahy Johnson. 1973. Gift Giving and Reciprocity among the Japanese Americans in Honolulu, American Ethnologist, pp.295-308.


礼品互换作为原始经济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是人类学家所感兴趣的研究领域。《礼记·曲礼》中写道,“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中国自古乃礼仪之邦,送礼文化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而我国的邻国日本也是一个非常注重礼尚往来的国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其著作《菊与刀》中写道,“要想使一个日本人感到痛苦非常容易,只要给他东西就可以,他会始终惦记着这件事而苦恼不堪。”日本的送礼文化随着时间的发展发生了哪些变化?其对维系人际关系乃至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问题在已故学者约翰逊教授(Colleen Leahy Johnson)于1973年发表的《火奴鲁鲁日裔美国人的礼尚往来》这篇关于日裔美国人送礼文化的文章中得到了充分的探究。


《火奴鲁鲁日裔美国人的礼尚往来》是约翰逊教授1970-1971年在夏威夷首府火奴鲁鲁进行实地考察之后的总结之作。在研究方法上,作者根据在全体日本人中的社会经济代表性(socioeconomic representativeness)选出了104个样本家庭,通过对这104个家庭的研究和与约50名知情人的讨论,来探寻日本礼物互换文化的精髓与历史发展。这些火奴鲁鲁的日本家庭以二代(nisei)和三代(sansei)移民家庭居多,靠礼品互换来掌控社会关系是存在于这些家庭的明显现象。在文中,作者聚焦两大关键问题:一是日本礼物互换文化的具体详情,包括在什么场合需要送礼以及礼品价值或礼金数额的判定标准。二是日本人送礼文化对社会的作用和意义。

  

图片


作者约翰逊首先介绍了日本礼物互换文化(kosai)的背景知识,送礼的场合包括葬礼、婚礼、毕业、出生、旅行、特殊生日,以及疾病。由此可见,一个日本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各个人生环节都离不开送礼和收礼。日本人记录自己所收的礼,并视在未来适当时刻偿还礼金为义务,这种社会现象被作者描述为“社会责任的循环”(circle of social obligation)。礼品的价值或礼金的多少有约定俗成的标准,如婚礼的礼金视婚宴场地的档次而定,葬礼的礼金视送礼人与亡者的亲疏关系而定,并且在时间间隔大的情况下需要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作者发现按照自发帮助、旅行或特殊生日、出生或疾病、婚礼、葬礼的顺序,涉及的送礼人员数量递增,而亲疏关系逐渐减弱。葬礼是日本礼物互换中最庞大的组成部分。随着葬礼送礼范围的不断扩大,日本人甚至需要付礼金给几乎不认识的人,这无疑加重了日本家庭的经济负担。然而,作者指出,对于一个火奴鲁鲁的日本人来说,打破礼物互换义务的唯一方法是搬至美国本土,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保持对其直系亲属的义务。

  

图片


本文的重要理论来自于作者约翰逊对日本礼品互换现象在社会中独特意义的思考和分析。约翰逊指出礼品互换加强了下一代与父母的朋友之间的联系和友好关系的延续,确认了人际关系,缓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减小了社会等级不同的换礼人之间的差距。作者发现在日本礼物互换文化中,换礼人员从最亲密的人发展到几乎陌生的人,换的礼物从私人物品发展成一定金额的礼金,而且换礼义务所涉及的人群范围包含了越来越多的人和家庭。


文中约翰逊提出了三代移民在换礼习俗的巨大经济要求下是否会持续这一换礼的民族文化的问题。作者指出由于大多三代移民处于四十岁以下,他们还没有涉及葬礼这一互换习俗中最大的组成部分。当然,三代移民是否包揽其父母那一代的旧人情帐仍没有足够依据可以证实。然而,作者大胆预测如果三代移民考虑到礼物互换所带给他们的巩固人际关系的作用,那么日本的礼物互换习俗将会延续下去。


本文作者约翰逊生前曾在美国雪城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担任教授,在日裔美国人、非洲裔美国人、意大利裔美国人家庭的社会学领域发表过大量被业内认可的著作和文章。《火奴鲁鲁日裔美国人的礼尚往来》一文以亲身经历的实地考察基础和作者独特的民俗文化视角向读者展开论述了火奴鲁鲁这一岛屿上日本人换礼的社会义务和现象,为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提供了真实的写照和有力的背景。


作者:波士顿大学 程煜坤

编辑:复旦大学    汪醒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