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文 | 《全球化的空间性和时间性:理论化的要素》

发布者:刘秋芳发布时间:2022-03-04浏览次数:74




本周推荐文章

Sassen, Saskia. 2000. Spatialities and Temporalitiesof the Global: Elements for aTheorization. Public Culture 12(1): 215–232.



图片


“考虑到全球化和民族化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它们之间的交织显示出前沿领域的存在——从研究和理论化的角度看,这些分析性边缘地带一定要求特殊的、独立的理论和方法。考虑到民族作为占支配地位的条件所具有的历史性的建构意义,这些边缘领域很可能会被打上权力和统治操纵的印记。我认为,全球化和民族化相互作用的一个可能后果是,那些曾被理解为或者建构为民族性的领域会出现初期的或者部分的去民族化。”


本文作者Saskia Sassen是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并任该校全球思想委员会主席,拥有社会学、政治学、哲学、经济学等学科背景,在全球化和全球城市领域进行长期观察和深刻研究,是“全球城市”概念的提出者;1991年出版的《全球城市》(The Global City)奠定了她的学术声誉。


全球化是什么?全球化是个有意义的术语吗?目前关于全球化问题的讨论主要聚焦于如下视角:一是把全球化视为史无前例的现象;二是把全球化简单等同于现代化、帝国主义或改头换面的全球资本主义。Saskia Sassen突破这一研究视角,指出分析时间与空间是如何在当今时代相互转化的。


她这篇刊于《公共文化》的“全球化的空间性和时间性:理论化的要素”一文中着重分析的是全球化与民族化的相互作用及重叠机制,乃至它们的矛盾性、分离性和平衡性、这又牵涉到时间性、空间性和新时空秩序的涌现,因而会在建构民族国家的基础上带来某种去民族化;本文还在更高的复杂度上,讨论了全球化语境下的跨国公司、金融市场、移民劳工和主权问题,深刻指出国家经济也是一种资本地域化的特殊时空秩序。


在开篇,作者表明将选择自己熟悉的“全球化”研究作为切入点、集中于分析性操作来解释民族—全球相互重叠与相互作用的动力学。作者认为,全球化的状况和内容存在着某种特殊性。对于这一构想,有两个关键的因素:一是经济全球化嵌入民族化的程度;二是全球化的特殊性与社会深度。全球化经济不能简单地被当作既定的市场机制或跨国公司的权力职责,相反全球化经济是要被积极执行、再造、服务与资助的领域。针对大部分经济全球化学术观点的质疑,作者利用全球化的城市进行回击:城市单方面地证明了经济全球化嵌入民族化之中,这种嵌入既是体制上的,又是区位上的。全球化内嵌于制度化世界(即被建构成绝对民族化的世界)仍在进行中,并不断产生出新的特殊性。针对今天全球化状况与之前时期存在着相似之处引发的争论,如布罗代尔定义的相互排斥的区域,作者回应:全球化进程通常策略性地位于或建立在民族空间内,它们一般借助国家机构的法律措施得到实施;全球化计划对国家领域的嵌入,既源于本土又来自外界,开启了国家空间的局部分类。


  

图片



全球化的联合嵌入以及特殊性是否真的能完成这些时间和空间的分拆,以及某些特殊的民族化建构是否比其他建构具有更大的持存或适应能力?接着作者提出的“边缘性分析地带”就主要考察那些全球化和民族化秩序交互重叠的前沿领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首先,对这些边缘地带的研究,很重要的一点是对复杂性的识别和保存:阿帕杜莱有关全球文化分裂的论文指出,文化与经济水平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动态的、不稳定的;社会成员很有可能就生活在这一民族化与全球化相互重叠的领域,社会实体也在其中运转。其次,关于并置的时间性与新经济体,即技术是如何改变了多样化经济实践的持续时间的:作者认为,金融资本与制造机构的资本之间的差异,就是今天民族化与全球化相互重叠的一部分;而且金融资本的时间性特征会促使其他领域跟随它的节奏。于是,不属于任何一个范围的不均衡性创造了盈利能力的部分的空间后,边缘领域已经变成分析兴趣和复杂性的据点。


讨论完全球化的时间性和空间性,作者进而挖掘民族化的时间性和跨界空间性:通过研究全球化与民族化之间的相似张力,作者发现,有助于去全球化经济体系形成的动力也为民族化的时间提供了线索,作者以资源私有化和管理功能的转变来说明这一点——全球化正在改变着民族化的线性时间性;经济全球化将经济的边界扩展到超越民族国家的边界,这些边界既是地理意义上的也是体制意义上的。在此基础上,作者给出论点:全球化位于国家领土/体制内与国家主权的捍卫之间的紧张已经部分地通过两点得到协商:一是民族国家或民族经济体内部体制的去国家化过程;二是只是部分地包含在国家间体系中的私有化的中间性机制安排的形成,并且正在演化为一个平行的体制世界来处理跨境活动。


最后,作者指出,循着这一研究思路,我们发现,全球化经济即使将自身根植于国家领土与体制中,仍旧超越了民族国家主权时,“民族经济体”也不过是一种对资本的特殊地域化——一种特殊的时空秩序。


复旦人类学王香菊推介

    裴阳蕾编辑


  

参考文献:

Sassen,Saskia.1996a.Analytic borderlands:Race,gender,and representationin the new city.In Representing the city:Ethnicity,capital,and culture in thetwenty-first-century metropolis,edited by Anthony D.King.New York:New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6b.Losing control?Sovereignty in an age of globalization.New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8.Globa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Essays on the new mobility ofpeople and money.New York:The New Press.

  —.2001.The Global City.Rev.ed.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Appadurai,Arjun.1996.Modernity atlarge:Cultural dimensions ofglobalization.Mineapolis:Universityof Minnesota Press.

  —.1997.The research ethic and the spirit ofinternationalism.Items/SSRC514: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