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rah,Charles, James M. Freeman, and J.A.English-Lueck2007. BusierThan Ever!WhyAmerican Families Can't Slow Dow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标签: 硅谷日常生活实践,有关”时间”的民族志研究,后工业时代的文化困境
本书是由圣何塞州立大学英格利希-鲁埃克教授所主导的硅谷文化项目继《文化@硅谷》之后的第二个阶段性项目。在2002年之后,项目的全球化视角变得更加明晰,开始把研究注意力转向与硅谷相联结的其他地区。同时项目组的成员也敏锐地意识到工作/家庭的互动以及在工作场所和社区出现的健康关注以及称为21世纪头十年的主导性议题。
就其核心内容而言,《忙不胜忙》是一部以后工业化语境中时间压力为聚焦点的民族志。对于美国人来说,忙碌就像鱼和水一样自然,就是他们生活的语境,因而很少有人对此做特别的研究(2007:4)。“忙”作为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可以是对大多数美国人日常生活的代表性定义。有些美国人为了家庭而忙,有些是为了职业或者社会活动而忙,有些则是为了应付诸如家庭成员生病住院之类的急事而忙。而更多的时候美国人似乎是在为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庸人自扰式地忙碌。
《忙不胜忙》着眼于14个加州硅谷地区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在1999和2001年期间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实践,运用微型民族志的方式探索研究对象繁忙的原因及其忙碌的生活所带来的后果。以“忙”字作为切入点,这部民族志的作者们力图回答两大关键问题:首先是他(她)们的研究对象忙碌的程度(HOW)。也就是说,美国上班族或者家务劳动者视角中的“忙碌”到底意味着什么。其次是忙碌的原因(WHY)。
本书所着力探讨的是这14个家庭为工作而忙碌不休的文化和社会语境。在研究方法上,作者们选择对14个有着文化背景显著差异的中等收入水平以上家庭,进行参与式观察和深入访谈,而不是采用大样本的问卷调查(2007:8)。作者们因应特殊的田野状况(如被观察家庭高度流动性)对研究策略进行变通之后,获得了大量鲜活的田野数据。研究样本中的家庭主人都是有收入而且在职的配偶。家户的选择体现了硅谷族群多元的特征。研究人员对每户家庭成员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参与式观察。虽然研究的重点是作为上班族的家长,但研究者仍然对孩子的在校和课外活动予以一定的关注。与家庭相关的重要人员如离异配偶和拟亲属(fictiverelatives)也在研究范围之内。研究者们详尽地记录每位家庭成员的日常活动:从内容到时间,忙碌程度以及如此忙碌的缘由。研究者费时费力进行观察的工作种类涉及从上班到闲暇和义工等在不同时空所进行的活动,其中包括与工作计划过程、工作过程、对于工作的忧虑和反思、购物、育儿安排和嬉戏等等。对于研究对象来说,工作优先并且贯穿于所有的活动。
作者们在书中首先回顾了与忙碌有关的概念,试图回答为何美国人的生活会受忙碌所累并为之驱使,力图了解人们应对忙碌的方法以及由此带来的复杂效应。作者们认为忙碌本身并不仅仅是由个人时间管理而引起,而是与我们所从事的活动以及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紧密相关。在美国的书店里,有关如何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寻找平衡并提高效率的自助指南式书籍可谓汗牛充栋。然而《忙不胜忙》则提出一个不同的视角。它以接地气的田野事实告诉我们:忙碌并不是一个必须解决和应对的“问题。”忙碌是对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定义,是生活在东西海岸地区美国人本身的最好写照。
复旦人类学潘天舒推介
张路尧编辑
延伸阅读
联系我们
复旦人类学之友读者邮箱
fudananthr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