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书 | 《谷仓效应:专家知识的危险和破除壁垒的希望》

发布者:刘秋芳发布时间:2022-02-15浏览次数:168



本周推荐:

TettGillian. 2015. 

The Silo Effect: The Peril of Expertise and the Promise of Breaking Down Barriers.  Simon& Schuste


“这个时代的两难困境在于,世界一方面密切整合,一方面分散零碎。全球日益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的行为与思想却陷于小小的谷仓之中。”(Tett,2015:8)


什么是“谷仓效应”(The Silo Effect)?初读此书的读者可能都会对书名感到疑惑不解。谷仓用于储存粮食,只能垂直填充,相互之间却无法横向沟通。相互独立的一个个“谷仓”,其实是作者对于各个组织、团队、企业和政府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缺乏沟通状态的形象比喻。“谷仓效应”指的则是因为机构出现过度分工,各部门困于一个个“谷仓”之中所带来的整体性的负面影响。《谷仓效应:专家知识的危险和打破僵局的保证》一书用八个案例故事,生动简洁地呈现出知名企业或政府机构中“谷仓效应”所带来的危险,以及通过协同打破“谷仓效应”可以产生的收益。


本书作者Gillian Tett是美国《金融时报》(FinancialTimes)的执行主编和专栏作家,她此前曾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进行深入的追踪观察,并将研究结果汇集成《疯狂的金钱》(Fool’s Gold)一书于2010年出版。她的研究显示,美国房地产泡沫固然是引发金融海啸的重要原因,但是现代金融体系内部的过度分工、彼此割裂的组织模式早已为这场全球性的经济震荡埋下了祸根。在这之后,她用自身具备的人类学和心理学知识审视政府部门和知识界的工作,发现“谷仓效应”其实不仅仅存在于金融系统内部,同样也充斥在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存在于组织层级等实体,也同样潜藏在每个人的思维层面之中。


  



作者写作本书时深受人类学思维方式的影响。《谷仓效应》一书第一章题为“局外人:从人类学照见谷仓”,简要介绍文化人类学的学科历史,并以法国知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布迪厄在进行研究并写作《单身者舞会》的例子来说明人类学视角能为现代生活提供的借鉴。作者深刻地揭示出,“谷仓”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人类习惯于把事物加以分类,把世界分为一个个团体,也即“谷仓”,每个文化环境中的思维方式会反映出特定的分类规则与方式。


书的第二章到第八章为书的主体部分,每个章节都是一个独立阐述“谷仓”利弊的真实案例。前半部分的三个案例分别展现“谷仓效应”对个体和组织所带来的负面效果。


索尼(Sony)集团从“创新摇篮”到被其他公司追赶超越的故事便是一个受“谷仓效应”拖累的典型案例。索尼集团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都凭借不断推陈出新的各类产品牢牢占据市场领先位置,旗下产品“随身听”(Walkman)风靡一时,影响了成千上万消费者的生活方式。1999年,索尼在拉斯维斯加举行新品发布会,所有人都认为索尼集团拥有所有在二十一世纪继续引领市场的有利条件,并未注意到公司日后遭遇的危机已初露端倪。在之后短短几年内,索尼原本牢固占据的市场份额被苹果公司依靠ipod等产品所抢占,创新力量大大衰减,业绩也由盛转衰。在对索尼公司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之后,作者指出,1999年的发布会其实已经显示出索尼集团当时正在遭遇“谷仓效应”。集团的扩张导致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过度分工,并带来严重的负面后果。互不沟通的两个部门不仅无法协作开发单一产品,甚至无法互相交流、统一策略,最终的后果就是研发出的产品互相竞争,造成无谓的内耗。此外,各部门负责人只顾“保护”自己部门的利益,无法站在整个公司的角度统筹考虑问题;员工则深陷过去成功的历史,对提出批评、要求革新的声音视而不见,所有因素都导致了索尼集团最终积重难返,只能承认失败、退出音乐电子产品市场。第二章、第三章中瑞银集团和英格兰银行的案例与索尼相类似,各部门人员陷入谷仓中会导致机构高层对于潜藏的危机浑然不觉。


书的后半部分则用五个故事来个人和组织如何通过破除“谷仓”而获益。以第七章为例,克利夫兰临床医学中心检视自己的组织分工,用创新的方法对抗谷仓:鼓励院内医生质疑分工方法,以全新合作模式翻转传统医疗分工。在院长Toby Cosgrove的多项改革下,中心不再仅专注于冷冰冰的专业技术层面,而是撕去“医生”与“护士”标签,所有人员都是“照护者”;改变原有组织架构,从病患角度定义疾病分类系统;废除内外科,建立跨科部门……曾经如“汽车工厂”一般流水线分工作业的医学中心通过内部组织调整,打破了医学分类边界,颠覆传统的医疗分工制度,在降低医疗成本的同时缩短转诊时间。2013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一则患者满意度调查报告指出,克利夫兰临床医学中心的患者满意度在全美首屈一指,这是削减谷仓效应所带来的积极效应。在这一章节的最后,作者追问,“为何这一模式尚未被业界成功复制?”精神医疗中心负责人Mike Modic 对此做出了回应:“重点在于无法通过购买我们的分工系统来破除谷仓,而是必须靠自己从头打造,利用打造新系统的过程与对话才能促成真正的概念。”


书中所列的发觉“谷仓”的存在并设法成功破除“谷仓”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芝加哥的电脑狂人跳脱专业的谷仓,在芝加哥警局内部展开一场惊人实验,从而大幅改写职业生涯;Facebook依靠绝佳的内部社群实验对抗谷仓桎梏;蓝山对冲基金则跟瑞银集团等大型银行不同,采取宏观眼光、破除谷仓效应后比竞争对手占上风。又如苹果(Apple)等公司非常重视公司内部的相互交流,通过开放的办公设计和场地布置,公司高层有意地采取现代商业管理模式来鼓励各部门员工之间的了解和协作。

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指出的,剖析“谷仓效应”的弊端并不意味着主张消除谷仓的存在。谷仓的存在是全球化时代下专业分工日益精细的结果,也是一个难解的悖论。打破“谷仓效应”的关键在于跳脱惯有的思维模式,用“局外人”的眼光重新审视早已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日常生活和分类方式。大多数人如作者所说,“……不仅对明显的事物视而不见,还对自己的盲目视而不见”。《谷仓效应》这本书和人类学的思维方式能给予我们最大的启示,也许就是提醒我们勇于质疑各个社会文化中的“理所当然”。


在行文风格方面,本书与复旦人类学公众号先前推介的华尔街民族志《清算》(Liquidated)可谓相映成趣。两书的作者由于专业背景和成长经历的不同,使得她们选择更加适合自身条件的研究切入点和理论出发点来进行田野探索,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呈现出一幅幅金融帝国的民族志图景。

  

复旦人类学 陈若云 王佳蕊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