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书 | 《无限中华:制造中国和中国属性的文化意象》

发布者:刘秋芳发布时间:2022-02-13浏览次数:39



Lee, Gregory B. 2003. Chinas Unlimited: Making the Imaginaries of China and Chineseness.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标签:华人世界的文化意象,种族刻板印象,流行文化,传媒塑造

对于本书作者 Gregory Lee(利大民)来说,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起,针对华人群体构建出的刻板印象,通过传媒文化中常见的洗衣房老板吴先生和相貌凶残的傅满洲博士(见上图),连同鸦片鬼和苦力等表征符号,是一种挥之不去的阴霾,始终影响和左右着西方主流社会对中国人的看法。在21世纪的今天,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华人世界所发生的结构性变化,促使华人对于自身文化传统的重新审视和反思,建构起崭新的社会身份认同,力图重塑族裔的个人和群体形象。而令人遗憾和不解的是,西方主流媒体的头条新闻仍然免不了将全球社会的共同顽疾与一种被刻意放大的“黄祸”根源勾连在一起,从禽流感病毒到股市波动和手足口病等,都被冠之以“亚洲传染病”(Asian Contagion)这一充满种族主义意味的称呼。这一切,为 Lee 写作本书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作者开宗明义,直言自己写作此书的目的是分析“英国白人想象中国的通俗和‘科学化’的方式及其东方主义和粗鄙的种族主义意识形态基础”(2003:vi)。与此同时,他也审视来自华语世界的文化创作者是如何想象中国,并且挑战和重复有关“中国性”的民族主义叙事模式。当然,作为利物浦中国移民第三代的利大民,也对离散华人身份人同和文化表征的“杂交性”(hybridity)说法进行了推敲和质疑。在跨学科的视角内,文学、戏剧、新闻报道、歌曲、电视肥皂剧和作者祖父的账本(!),都成了他分析华人刻板印象构建的理想素材。


本书考察的主要内容是从19到20世纪在英国、中国大陆和香港有关中国和中国属性特征的文化意象。其中的四个急就章分别以正统文学、官方公文、文娱新闻和相关媒体文本为检视对象,以故事讲述的方式,阐明对文化、语言或种族进行以偏概全和刻意分类的危险性,并且提醒读者:尽管“科学种族主义”已被唾弃,但针对华人的种族主义刻板印象至今未消

本书的正文才112页,却冠之以《中国无限》(用英语 Chinas 来指代全球化时代形形色色的华人世界)的标题,似乎有点名不副实。然而在较短的篇幅内,作者体现了一种驾驭文本的专业功力,同时通过解析中文作品到电视连续剧等体裁和式样各异的文化产品,较为成功地传达出他的由衷之言,即:想象中国的可能性是无限的(unlimited),由此体现出的应该是一个能够容纳主体性、少数性和争议性在内的无尽视界。

复旦人类学 潘天舒 推介

本文为公众号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