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书 | 《清算:一部华尔街的民族志》

发布者:刘秋芳发布时间:2022-02-12浏览次数:63



Ho,Karen. 2009.

Liquidated: An Ethnography of Wall Street.

 DukeUniversity Press.

        当人类学者将华尔街投资银行这一全球资本主义的心脏地带当作田野凝视的“他者”,以研究萨满的猎奇心来关注投资银行家,会得到什么有趣的发现和洞见?这部以《清算》为题的华尔街民族志力图提供一种基于日常实践的人类学视角,使我们重新认识和理解市场、制度和行动者三者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作者侯凯伦(Karen Ho)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畸形繁荣期任职于纽约华尔街某投资银行,曾与来自高盛、J.P. 摩根、摩根斯坦利、美林、大通曼哈顿和银行家信托集团投行专家进行过上百次深度访谈,以参与式观察者的身份参加了产业研讨会、正式和非正式的商业社交活动和论坛讨论。这段难得的经历成了她日后以“内幕人”(insider)和人类学者双重身份进行田野考察和写作的基础。

       这部脱胎于博士论文的金融民族志探讨投资银行家通过日常文化实践来积极制造市场、书写股市逻辑和华尔街规范的过程,同时描绘出一个处于高度不稳定状态的市场体系是如何依靠投资银行者的社会化、企业和经济的重新构建来得以合理化和再生。在田野研究过程中,侯凯伦提出下列问题:为什么在企业利润不断创出新高、股票飙升的大好形势下,人们看到的却是公司规模的快速缩减(downsizing)、人员裁撤和社会保障网络的逐渐瓦解。尤其让作者感到诧异的是:公司在不断解雇和瘦身时,其股票价格仍然上涨,投资银行的股票价值也不降反升。透过这一似乎违背“常识”并且令常人困惑的经济现象,侯凯伦注意到了华尔街企业文化的一个转型节点。在她看来,华尔街的逐利本性和欲望早已有之,然而企业自身远景的谋划(或者说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策略)与其大多数雇员前途之间已经失去了应有的关联性。这一变化带来的后果是,普通雇员很少能从企业的成功得到好处,利益归于股东。侯凯伦认为“一种做生意的新的文化准则”(a new culturalcode of doing business)正在对华尔街上下产生影响,其特点是对于利润无休止的残忍追求以及政府对于金融服务产业监管的取消,赢利的终极目标是为赚钱而赚钱,而不是提供产品和服务。正如好莱坞影片《大空头》(Big Short)和纪录片《监守自盗》(The Inside Job)所揭露的那样,商业银行和投资公司会将不良资产(如高风险抵押贷款)重新捆绑之后转售,直接导致了2008年华尔街的股市崩盘。侯凯伦认为:华尔街通过一系列的兼并收购和破产清算直接导致了金融王国的瓦解和坍塌。大鱼吃小鱼、公司缩减规模以及通过裁撤来使公司股票增值等成为屡见不鲜的做法。因而,2008年的股灾厄运,是后工业化时代华尔街文化、价值和工作场所模式所能预见的必然后果,并非有些专业人士坚称的“异常”现象(anomaly)。

       侯凯伦的理论导向源于金融社会研究学派(the social studies of finance)。这一学派的基本观点是:市场从来就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通过借助处在社会关系复杂网络中的互相关联的行动者得以不断生成和重新建构。受到这一学派的启发,侯凯伦坚信对于市场的研究离不开社会关系、价值观和文化的维度。她认为:投资银行家的思维模式最终建构了金融市场。此书的参考文献覆盖了包括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商业研究在内的多个领域。对于人类学者来说,如何变通传统的田野研究方法来洞悉投资银行的社会活力和企业实践,始终是一项艰巨挑战。如本书的副标题所示,这部华尔街民族志必定要成为后工业化时代人类学者审视和反思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下金融制度实践的标志性作品。

       本书的中译本将于2017年5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复旦人类学 潘天舒 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