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ransmission of Chinese Medicine《中医的传承》是Elisabeth Hsu的学术代表作之一,1999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主要探讨了中医在中国社会中学习和传授中的几种不同的方式,尤其聚焦于在这一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性术语的变化以及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理解它们的方式。
Elisabeth Hsu(许小丽)是牛津大学医学人类学教授。1985年获得生物学(植物学)本科和硕士双学位,1987年获语言学硕士学位,1992年获社会人类学博士学位,2002完成德国海德堡大学汉学特许教授资格论文。除本书以外,她还著有关于中医研究的专著Pulse Diagnosis in Early Chinese Medicine。
作者在本书开头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即我们学习和获得知识的途径是否会影响到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在现代社会,人们通常认为知识取决于我们学到了什么,而至于用何种途径获得这种知识则是无关紧要的。本书挑战了这一普遍流行的观点,即知识可以脱离参与者的学习方式与社会背景而独立稳定地代代相传。本研究以中医在中国的多种传承方式为例,表明学习的风格根据个人对知识的感知和态度而有所不同。即便是同一个术语的含义也可能随着人们感知、表达和在具体情形下的使用而产生变化。知识的不同风格与不同的传承方式与关。
该书是作者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1988年9月至1989年12月,作者在云南昆明居住了18个月学习中医。在这期间,作者遭遇了三种不同的中医传承方式:一是通过“拜师”,体会通过模仿和反复练习跟随师父(master)学习“气功”;二是跟随颇有名气的私人“老中医”,跟着老中医的弟子一起聆听先生(mentor)对于中医经典的现代解读,通过知识沉浸以获得“悟性”的学习方式;三是在国家设立的中医药大学注册成为一名外国留学生,与中医学院的大学生们一起跟随老师(teacher)的课堂授课掌握现代的、科学的中医TCM(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基于以上内容,作者在书中主要讨论了中医的三种传承方式:第一,以气功为代表的中医秘传(secret)方式;第二,以老中医带弟子为例的个人(personal)传承方式;第三,官方标准化(standardized)的中医学院教育方式。本书更多的聚焦于具体的中医学术语的学习方式及其在当代语境中的不断发展变化,并在后续文章中详细讨论了例如“神”、“气”、“阴阳”,“不通则痛”、“五行”和“脉”等中医关键性概念是如何被传授的。
本书颇有意思的是作者的多重角色。在一般的民族志中,人类学家一般都既与当地人一起劳动、学习和体会,努力成为一名“当地人”,但同时又保持着客观的观察、记录和思考,最终将这一过程通过学术书写出版。但Elisabeth在本书的田野过程中,同时具有学徒、旁听生、外国留学生等多重身份。这些不同的角色身份实际上连接着不同的获得“中医”知识的途径。不同的“习得”方式为作者提供了一个多维视角,从而可以立体地看待“中医”。所谓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TCM在现代中医药大学中的传承或许已然成为“中医”的主流,然而它也只是代表了其中的一个流派。
本书对读者的启发至少有三:一是我们所谓的“传统知识”其实一直随着朝代更迭、时代语境的变化而变,只有适应时代的传统才有可能在历史浪潮中获得新的生命力;二是知识的传播(获得什么样的知识)与其传承的方式有关;三是“知识”从来就不是印在书本上的死去的文字和标准化的内容。我们不能脱离时代背景去理解“知识”。它与社会对人的位置分配、话语权力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互动息息相关。而本书提出的问题如抛砖引玉,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也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比如本书将“气功”的秘密传承归纳为中医传承的重要流派之一,其实这正反映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气功”在全中国的流行及其在民间的普遍影响,这与当时“气功热”的特殊时代背景有关。但若在今日语境下来看,气功随着一些“江湖大师”的原形毕露逐渐退离中心舞台,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医学项目正粉墨登场。如何看待中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的定位?如何看到高等中医学院的TCM与非物质文化项目的中医之间的关系(与TCM的科学性相比,后者明显更具文化性质)?作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又将以何种形式传承中医?传承人分级制将如何影响传统社会中的“师父”的声誉?这些都将是中医传承过程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推介 | 肖坤冰 西南民族大学副教授
编辑 | 朱彦珺 复旦大学文化人类学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