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黑暗中?
——南部理论视角下的人类学电力研究
Gupta, A. (2015). An anthropology of electricity from the global south.Cultural Anthropology, 30(4), 555-568.
前言:本周推荐的文章来自UCLA人类学系的印裔美国人类学Akhil Gupta教授,Gupta通过对印度村庄“电”的实践过程进行田野调查,发现电的生产、运输与使用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多主体参与的社会过程,他的这一篇An Anthropology Of Electricity From The Global South向我们揭示了不同文化中电能实践的多样性,并带我们重新反思人与能源之间的关系,并向我们进一步发问:人类学还能够为电力研究做出什么贡献?电力又能为人类学提供什么样的思路与贡献?为什么我们需要全球南部(global south)视角下的电力人类学研究?
图1:文章作者Akhil Gupta(阿希尔·古普塔)
一、为什么要研究电
Gupta做电力人类学与他的教育背景相关。他本科在西密歇根大学修读机械工程,随后拿到了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的硕士学位。在接下来的八年里, Gupta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工程经济的博士学位。在读博期间,他在电力研究所(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兼职,该机构的职责是为电力公司在改善发电、输电、配电和使用电的过程中所面对的特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而这就需要各专业的研究人员去汇集各层面的数据(Gupta, 2015: 555),而这同时又为Gupta开展田野调查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
那电作能源的一种形式有何种独特性呢?
在现代社会中,电能似乎是最普遍的、最为基础的能源,我们习惯生活在一个充满电的社会中,以至于难以想象一个没有电的社会呈现为何种面貌。长久以来,在现代化发展的话语体系下,为南方国家未通电地区带来电能似乎成为了发展的必要需求与普遍标准,诸多国家也努力为之投入经济实践。
在形态上,电力与化石燃料不同,它看不见、闻不到也听不到,我们无法通过感官的方式来感知电的形态,只有通过一定媒介(电线或电器等)才能识别它,换言之,电力自一开始就来源于社会而非自然界(Gupta, 2015: 556);在时间上,电是一个“年轻”的能源,它在最短的时间内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照亮了紧凑的城市空间、为家庭生活开放了额外时间、延长了工厂的工作时间等等(Nye, 1999: 28)。这种年轻的、没有实体形态的能源最大范围地影响了人们的家庭生活、工作环境、休闲娱乐、生育活动,人们对它地需求也似乎在无休无止地增长,电力供应的标准走向高质量、稳定与24小时不间断的程度(Gupta, 2015: 558)。
二、生活在黑暗中?
生活在黑暗中是什么样的一种体验?Gupta认为在大多情况下,流淌着“电”的现代城市已悄然改变着我们的身体与感官,人们唯有在体验露营的时候才会“短暂离开电”(Gupta, 2015: 558)。在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过程中,人们似乎默认了关于“电”等同于“现代化”的话语,将“没通电”视为贫困的根源,相反地,“通电”意味着迈向发达与现代性的解放。
图2:一位建筑师在尼日尼亚建筑工地看着相机的画像
然而没有电就一无是处吗?Gupta在印度北部的一些村庄中做田野调查,发现一些没有“通电”的村庄却创造了非常活跃的社会与政治领域。例如人们习惯于在天黑进行密切的社交活动:村庄中的男人们会三五成群地聚集在门廊,女人们会聚集在家里交流八卦与新闻,孩子们会在路边街道玩耍,人们在黑暗中共同创造并维护了公共领域,并建立起了社区与邻里意识1。
此外,黑暗在某种程度上是对隐私的保护。至Gupta访谈到了一名厌恶城市的年轻男子,他说到:
“在城市里,到处都是灯光,到处都在监视和控制我,我甚至不敢和一个年轻女子说话,因为什么都会被人知道,流言蜚语会像闪电一样蔓延开来。而如果在村庄里,我们如果有事情要密谈,或要与年轻女子幽会,只要我们离开村庄的主干道,就会有我们需要的隐私。”
诚然,黑暗隐藏了恋人的幽会,但也隐藏了各种形式的性别暴力(Gupta, 2015: 559)。一方面,电本身是复杂多变的,在有无之外,还存在着强弱、安全与危险、稳定与不稳定、垄断与不垄断、可使用和不可使用等面向,我们不能用“通”这词去武断地归类;另一方面,由电涉及到关于隐私的边界以及性别议题也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究与讨论的,不能用“解放”的话语一概而论。
三、电的社会分层
作为能源的电在生产、运输、分配和使用的过程中皆是与人相关、为人所用,其实践的过程呈现出关于电的社会分层。学者Antina von Schnitzler曾对南非的电表进行研究,她发现尽管电网是民族国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指标,但通电并不意味着现代化,因为数量众多的穷人没有办法支付高昂的电费(Von Schnitzler, 2013: 671)。为了同富人一样可以使用电,当地一些生活困难的人会通过篡改电表来悄悄使用电2,这导致当地政府与穷人之间开展了一场“猫鼠游戏”——现代性的到来并没有让穷人的生活变得轻松,电成为了一种必须被支付的、象征现代公民基本权利的商品,这对贫困地区的人们来说是雪上加霜。
图3:印度一贫民窟
在印度的一些贫民窟内,政客、警察、官僚与住户共同塑造了“合法”的电。一方面,贫民窟是一类未经政府批准的合法定居点,因此无法得到官方的通电许可,一旦通过了许可,当地居民可以利用“通电”来反证其对居住地的合法占用;另一方面,当地的政客与警察在收到了居民的贿赂后又默认对他们接入电线(Gupta, 2015: 561)。悄悄接入的电线并不需要支付电费,因此它们这一区域没有被纳入到官方的统计中,贫民获得了不稳定的电力以改善生活,政府官员又获得了巨额的收入,他们共同掩盖了窃取电力的事实,电的分配也成为滋生腐败的土壤,它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分层。
四、电力人类学与南部理论
“全球南方”(Global South)已经成为欧洲以外的后殖民民族世界的简称,是不确定的发展、非正式的经济、失败和充满腐败的国家治理、贫困与冲突的代名词,它依附于“全球北方”所创造的世界存在,很少被视为解释历史事件的来源或主体(Comaroff, Comaroff, 2015: 113)——尽管现代性的形成伴随着殖民扩张,是一种极为不对称的南北合作,我们也不应该屏蔽掉来自底层或全球南方的叙述,只关注自称“中心”的欧洲叙述。非洲的现代性长期以来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在反殖民运动和民族独立的过程中亦出现了非洲中心主义(Afrocentrism)、黑人主义(Negritude)、泛非主义(Pan-Africanism)等主张,当地人通过多样而由独特的方法来理解世界、赋予其道德和物质形态,并在其中确认自己的身份与存在,因此“全球南方”同样需要被学界关注。
随着气候变化以及国际形势的变迁,人类如何使用能源的问题成为人类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Gupta, 2015: 562)。在全球发达国家的塑造关于能源的神话时,我们对全球南方国家的消费者在能源方面的做了什么几乎一无所知。他们使用什么样的能源?他们使用能源做什么?他们又为何、如何将一种能源转化为另一种能源?全球南方的国家的消费者正在悄然壮大,他们正在成为新兴中产阶级,正在经历国家发展与变迁。Gupta倡导,我们需要摒弃目前简单寻求电力扩展的模式,需要重新设想未来电力的使用——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寻找新的、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来提升全球南方人民的生活质量,而不是继续模仿全球北方国家对能源破坏性攫取的模式(Gupta, 2015: 564)。
电力人类学则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能源与社会制度、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电力的产生、输送、分配与消耗是由社会制度所安排的,但同时也深刻地影响和塑造着政治和社会结构(Shamir, 2013: 10)。Latour认为现代性通常是以“人类主义”(Humanism)为基础进行界定的,这一种故案例本身就是现代式的,因为它保持了一种不对称性——它忽视了“非人类”——物,或者客体,或者兽类——的同时诞生(拉图尔, 2010: 16)。电力人类学关注到电的特殊性,如易传输、不易储存、需立即协调等层面,比将其联系到相关机构、等级制度和社会不平等中去。
具体来讲,电力的产生与分配的方式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人们可以负担电力的费用,新的消费欲望、消费品与消费形式都被生产出来:照明灯、收音机、电熨斗、搅拌机、缝纫机、热水壶……一大批的新电器走进了人们的家庭生活,这也改变了家庭与社区的空间意义,创造出全新的城市。对于上层中产阶级来说,冰箱、空调、微波炉、洗衣机乃至电脑也开始出现并逐渐普遍。这对研究者而言是一个丰富的课题,电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们长期以来由于基础设施缺乏而在生活中面临的一些问题(Gupta, 2015: 563)。
图4:黄昏时分的电线
那么电将在未来通向何方?
Gupta坚信全球南方国家可以通过尝试不同的用电方式来成为世界其他地区的典范:与其不计成本地将电网覆盖到各个地方并建立起一套中央电力系统,不如利用这种来自于黑暗的“残疾”——采取分布式能源的方式,组合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来满足一个社区的能源需求,并阻止中央集权对边远村庄的控制(Gupta, 2015: 565)。全球南方新兴中产阶级的愿望或许是变得更像全球北方的富裕公民,这是一种对于未来想象殖民化的指标,无疑会进一步加剧当地的社会不平等,并加速自然-大众对立的网络关系。发展话语的失败之处在于它试图复制全球北方的发展路径,而这一路径正在愈发鲜明地展现其不可持续的特性(Gupta, 2015: 566),而从电出发,或许能够探寻到一种新的发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