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3日,由复旦-哈佛医学人类学合作研究中心、上海精神卫生中心进食障碍中心和上海哈佛同学会联合主办的当代人类学讲坛(第四十一期)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第六教学楼201教室如期举行。来自哈佛医学院全球健康和社会医学系的Anne E. Becker教授进行了题为“身体、自我和社会:基于斐济田野研究的洞见”的精彩演讲。本次讲座由潘天舒教授担任主持,上海哈佛同学会曹钟勇会长、上海精卫中心进食障碍中心主任陈珏教授、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Polites 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学系黄宣颖教授、复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丁玫博士、张聪博士和系所内外不同研究领域的老师和同学共同参与这场跨学科跨界的年度学术交流活动。
Anne E. Becker教授是哈佛大学医学人类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她师从著名人类学家和精神病学权威凯博文(Arthur Kleinman)和古德(Byron Good),研究领域包括社会和文化介导的进食障碍表现和风险,对精神障碍医疗的社会壁垒,以及以学校教育为基础的精神健康促进方式。她于1995年出版了以其人类学博士论文为基础的民族志作品《身体、自我和社会:来自斐济的视角》(Body,Self,and Society: The View from Fiji)。此外她还发表了150篇单独和合作撰写的期刊论文。
在本次讲座中,Becker教授带我们进入了一场关于斐济的食物、食物交换、身体意象、身体经验的田野之旅。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斐济经历了快速的现代化及经济和社会转型,而此过程中关于食物消费、身体意象和身体经验的变化是Becker教授重点介绍的内容。
Becker与斐济村庄里的妇女儿童在一起
在讲座第一部分,Becker教授基于在90年代中期以前的民族志研究讲述了斐济这个传说中“以胖为美”的国度中的具身化经验。在初到田野之时,她注意到当地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谈及身体体型、体重变化、食物和胃口增减,这促成了她想要研究斐济的食物交换和身体经验的原因。围绕食物交换而产生的各类社会行为和活动,在斐济的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斐济社会中,食物交换普遍且频繁,人们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途径进行食物交换,重申并强化这一交换背后的关系纽带与社会关联。同时,食物交换是人们换取社会资本的重要途径,也强化了当地社区中的核心价值观念,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照”(care)。Becker教授还观察到,在斐济社会中,宴饮的过程是高度结构化和社会化的,通过开放式的场景,以及结构性的劝食话语,人们以“多食”构建稳固的社会关系与人际纽带。
在1995年以前,饮食失调(eating disorders)在斐济社会中很罕见,人们高度警惕食欲的丧失和体重的下降。因为在斐济的传统审美观念中,“壮硕”(robust)是理想化的身体形貌,它象征着围绕着人们的密集的社会关系网,健壮的体型也被认为是最具有“关照”特性的(如下图所示)。因此,斐济的身体经验更多被作为一种集体经验纳入到社会性的实践过程,而非个体性的认同和目标。
但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电视媒介的引入,西方瘦身健美流行文化开始冲击斐济社会,有关身体意象的理想类型发生显著嬗变,当地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开始过度关注饮食和体重的控制,饮食失调也开始在斐济出现。在讲座第二部分,Becker教授展示了她和团队对斐济高中女生做的定量调查结果,在1995年政府还未在当地引进电视时,没有一位学生表示正在减重,但是从1995年引进电视三年后,在同样的高中,有11.3%的女学生表示自己正在减重。主流媒体所展示的苗条、消瘦的体型,对斐济青少年的性别特质的预期、生活方式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人们开始强调社会竞争,并认为减重是获得职业机会、社会资源和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在斐济的社会变迁中,存在健康风险的行为开始变得普遍,人们频繁使用地方性草药进行催吐与净肠,以达到减重的目的。1998年后的数据表明,与美国青少年相比,斐济青少年存在更高比例的减重行为,而且这一比例在持续、显著地增长。
在讲座的第三部分,Becker教授将斐济的饮食失调作为一种生物社会现象来分析。斐济人的减重行为,是家庭与社区的“共管”(co-management)。青年女性往往从他们的母亲、祖母等亲属处获得用于减重的草药,后者则明确希望前者能实现减重的目标。在斐济,大部分的家庭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以及非技术性的劳动,因而,跨越阶层的区隔,成为斐济青年群体的普遍焦虑。这一焦虑,在女性群体中形成更频繁的健康风险行为和更显著的饮食失调症状。但与全球化的饮食失调趋势有所区别的是,多数斐济青年女性会在减重同时使用草药疗法保持食欲不下降,想在减重的同时又保持好胃口,以符合当地的社会价值观。女性的身体形态在家庭与社区的共谋下被形塑。Becker教授最后提醒我们,当我们思考饮食失调时,将其视为纯粹的个体意义上的生理和心理疾病是不够的,而应将之置于更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来解释。
在提问环节中,在座老师与同学积极提问,Becker 教授对带有不同学科关注的问题和评论报以极大的兴趣,一一予以回应,讲座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圆满结束。
演讲结束后Becker 教授与上海哈佛同学会曹钟勇会长、上海精卫中心陈珏教授和复旦大学潘天舒、张聪和丁玫博士以及来自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Polites 和黄宣颖教授合影
Becker 教授追随毕业论文导师凯博文(Kleinman),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医学博士以及担任教授等专业发展的每一步,都是在哈佛走完的。2011年起导师凯博文作为当代人类学讲坛第一期特邀嘉宾,以“人类学视角下的照护关爱实践”为题,做了极具前瞻性的讲演,为复旦人类学学科走出19世纪“种族科学”的阴霾,拥抱21世纪多元多彩的人文、医学和科技交融的未来,打下了基础。9年后的今天,作为讲坛第四十一期的嘉宾,Becker 教授深入浅出的演讲,同样吸引了新一代的人类学和相关学科的听众。更重要的是,与凯博文一样,Becker教授以其跨学科的视角和跨界合作的热情,进一步拉近了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和复旦-哈佛医学人类学合作研究中心的师生们之间合作的距离,宛平南路600号和邯郸路220号之间在医学人文、精神卫生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多年来坚持不懈的交流,可望通过进一步的教研合作,结出可喜的硕果。
讲座整理记录: 唐沈琦 刘斌娟
编辑:潘天舒 朱彦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