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8日,上海师范大学邢海燕教授受邀在复旦商业人类学基地、上海睿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了以“参与、赋权与可持续发展——发展人类学的东西方实践”为主题的精彩讲座。讲座由上海睿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何煦博士主持,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董国礼教授担任现场评议。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潘天舒教授与线上线下一百余名同学共同参与了本次讲座。
讲座亦始,邢海燕教授追溯了人类学与“发展”结缘的历史背景——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到七十年代国际发展机构对受援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再到八九十年代的“可持续发展”与“多元主体治理”,“发展”不再是一个单向施予的行为,而是多方互动,尊重在地化知识的过程——倾听在地居民对于发展的诉求,用地方性知识阐释发展的意涵,提高决策过程中的透明度。参与、赋权与可持续是发展哲学中的核心概念。接着,邢海燕教授以海地植树项目和贵州蓝花叙事项目为个案进行阐述,揭示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技能如何在“东西方”的不同语境中助力当地的社会发展。
第一个案例来自“西方”。项目的参与者Murray教授是一位掌握多国语言的人类学家,也是邢海燕教授读博期间的导师之一。当时,还在耶鲁大学教书的Murray接到了美国国际开发署的电话,对方希望他可以协助解决海地森林植被恢复的问题。海地的森林砍伐问题非常严重,而当地的民众对政府极度不信任,不愿牺牲家庭农场中原可用来种植庄稼获取经济收益的土地,来按照政府的要求栽培树苗。在通过实地观察和访谈明确利害关系后,项目组提出了解决方案,将政府的需要和“本地民众”(indigenous people)的需要进行结合。由国际开发署介入,提供资金购买树苗,免费提供给当地人种植;NGO组织也参与进来,进行种植技术方面的推广——这与以往政府直接领导式的植被栽培形成了显著的差异。当地人只需提供土地和劳动力,就可享有对所种植树木的所有权。而这一举措,也激发了当地人的植树热情,形成了海地庄稼和植被和谐共存的“农林景观”。
2018年11月Murray教授应邀在“复旦人类学日”应用人类学专场进行主题演讲
第二个案例来自“东方”。邢海燕老师以王小梅女士成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蓝花”推向世界为思考起点,向在场同学清晰地讲述了地方文化是如何借助资本的力量形成文化产业的。在贵州出生长大的王小梅女士,作为一位媒体工作者和人类学者,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她一直致力于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传播、推广、传承和运用。从2009年开始,王小梅女士陆续通过建立蓝花叙事生活小馆、发布蓝花叙事系列丛书、开办蓝花叙事口述史采集等项目,搭建并拓展了“蓝花叙事”这一文化平台。这场以“蓝花”为主导的人类学活动,在对外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艺之余,更搭建了一个由少数民族妇女群体为自己发声的平台——当地的女性传承人通过“蓝花叙事”这一平台第一次走出大山。除了打造当地的文化名片外,尊重且与“在地知识”共处,是“蓝花叙事”的成功以及独特之处。讲座中,邢海燕教授用田野故事对当地文化进行了深描——尊重染缸是当地手艺人重要的传统,万物都存活在共同的宇宙中,蕴含多种微生物的染缸也是有生命的,当地居民在正式开工前会舀一碗水,通过水的颜色判断染缸的心情。有一次在清华微生物博士也束手无策的时候,一碗当地普通的熟米饭产生的酶却实实在在平衡了染缸的菌群。这个简单的小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发展的过程是与在地化交融的过程,尊重多元的知识体系才是发展人类学的魅力所在。
在最后的讨论阶段,董国礼教授指出,来自东方与西方的这两个案例为人类学家如何利用文化作为地方名片,来开发地方的文化产品,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借鉴。而产业品牌又如何被资本所接受、传统文化如何与市场经济对接,从而走向国际化,也是后续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提问和交流环节,何煦博士也加入了讨论,并指出,每个品牌都各有特点,而当下的品牌打造也已然摆脱了流于表面的形式,而是站在当地人的角度来看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的文化。发展人类学在中国有许多机遇,应用和学术不应该切割开来。讨论氛围十分融洽,并由潘天舒教授进行了结束寄语。师生共同期待与邢海燕教授的下一次交流的机会。
供稿 | 朱彦珺 赵雅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