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21年暑期学校纪要|信息化发展和构建智慧老龄社会

发布者:刘秋芳发布时间:2021-09-28浏览次数:258


 2021821日下午14:0016:00,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任远教授进行了专题讲授,主题为信息化发展和构建智慧老龄社会

 任远教授对老龄议题中所涉及的人口学概念进行辨析。“老化”(aging)的概念存在诸多含义,它不仅用来描述个体的老化过程,也用来描述人口总体的老龄化状态。人口学用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衡量一个社会的老龄化程度,老龄化是一个老年人口比重提高和总人口平均年龄增加的过程。在定义老年时,不同的社会存在不同的年龄段划分标准,例如,发展中国家往往将60岁以上的人口划分为老年人口,老年的概念一般与人的预期寿命和社会体制相关联。任远教授区分了老龄化老龄化社会老龄社会等概念。在人口学领域,一般认为,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或者60岁以上人口超过10%,便被认为进入老龄化阶段。65岁以上人口比重在7%14%之间的社会被称为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人口占14%的社会被称为老龄社会。老龄化概念被用来描述人口的变化过程,老龄社会概念则被用来描述人口的形态。当代中国社会,随着死亡率和生育率的下降,使人口再生产模式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转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由于死亡率的下降,使得寿命得以延长;由于生育率的下降,导致出生人口的比例下降,这两个因素共同推动了人口的老龄化。因而,老龄化是人口变动的结果,具有不可逆的特点。此外,老龄化问题不仅仅是老年问题,而是整体年龄结构变动的问题。老龄化存在两种形态:由生育率下降所导致的老龄化被称为“底端老龄化”;由死亡率下降所带来的老龄化则被成为“顶端老龄化”。一般而言,人口老龄化始于生育率的下降,在进入老龄化社会后,死亡率的下降将加快社会的老龄化速度。1970年代以后,由于生育率的快速下降,使得中国在2000年左右进入人口老龄化的过程。2020年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3.8%,按照这样的速度,预计至2021年,我国将步入老龄社会。因而,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形态,老龄社会是基于人口老龄化所隐含的不可逆的人口内在规律的结果,并会随着老龄化的持续,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乃至超级老龄化社会。

 如果说人口老龄化是一个由生育率和死亡率内在驱动的人口过程,这一过程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普遍存在,但老龄化的时间节点和转变速度存在差异。17世纪以后,欧洲进入工业化时期,至1950年代,欧洲完成人口转变。世界范围内的其他国家的人口转变速度则较为缓慢。然而,有些学者则持有不同观点。部分学者认为,20世纪初,中国开始人口转变,20世纪末,中国将完成人口转变。以各国的人口转变经验来看,人口转变往往将带动人口老龄化。在人口转变较早的欧美以及日本等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在人口转变较晚的国家,人口老龄化程度则较低,但可能速度也会更快。总体上,全球人口处于不断老龄化的过程中。联合国预测,1950年至2100年,全球人口将持续处于老龄化状态。1950年至2050年,中国也将持续处于老龄化状态,人口老龄化内生于人口转变的过程中。2000年,中国开始老龄化,老年人口比率超过7%2020年,老年人口比率达到14%,在20年间,中国完成了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从人口形态来看,中国已成为老龄社会。同时,由于生育率的持续低迷,中国社会的老龄程度在不断加深。基于1953年至202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在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也在持续上升,老龄化速度越来越快,老龄化水平在持续提高。导致这一人口形态的原因可能在于生育率和死亡率的转变。1950年至2010年,总和生育率在1970年代以后持续下降,导致青少年人口比例下降,老年人口比例上升,产生底部老龄化。1800年至2000年,死亡率也在下降,预期寿命不断提高,目前,预期寿命已高达76岁,形成顶部老龄化。当今中国社会,死亡率下降是人口老龄化的最重要的原因。此外,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也受到历史出生人口波动性的影响。由于战后的和平,1962年至1975年,曾迎来人口增长,这些增长人口则直接对应当今的老龄人口。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将对中国的人口形态和经济体制带来压力。因此,积极应对老龄化被部署为一项国家战略。2022年至2035年之间,国家经济体制需要对此做出足够充分的应对。作为后发老龄化社会,中国可以借鉴先发老龄化社会的经验,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

 作为后发老龄化社会,中国的老龄社会存在自身的特点。第一个特点在于,中国老龄人口规模庞大。基于人口学预测,2050年,中国社会将存在45亿的老年人口,形成超大规模老龄社会。值得注意的是,超大规模的老龄人口,既能对国家社会与经济制度形成压力,也能形成独有的社会条件,形成充沛的老年人力资源。第二个特点在于,中国的老龄化速度比世界其它老龄化国家更快。从1970年至2050年,中国的老龄化的年增长率预计比世界的平均年增长率更快。第三个特点在于,中国的老龄化水平不平衡。全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引发了老龄化水平的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老龄化程度的差别在扩大。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城市的老龄化程度更低,农村的老龄化更高,而这一差别的原因在于,大规模的年轻人口从农村迁移至城市,导致农村的老年人口更多,需要更多的社会政策去应对。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口的人口特征背后存在一定的社会问题。2015年,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数量达到4063万,老年人口中空巢老年人比重高达51.3%,在空巢老人中有一部分老人处于独居状态,部分由于配偶死亡,部分由于配偶随同子女迁移至其它城市,帮助子女抚养第三代,从而形成家庭成员的分离。因而,超大规模的、快速的老龄化过程将给中国社会带来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国家的人口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战略需要积极应对老龄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与养老服务体系,鼓励老年人口参与到社会经济生活中,发展“活性”老龄化,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其中,技术进步为积极应对老龄化提供有效的工具。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来看,技术进步和老龄化发展之间存在紧密关联。技术进步带来死亡率和生育率的下降,从而引发人口老龄化。因而,技术进步一定程度上构成人口老龄化的原因。与此同时,技术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进步)为积极应对老龄化提供了新的工具。在第三波技术革命和正在到来的第四波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下,人类社会进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基础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信息化发展的深化为积极应对老龄化提供解决办法。互联网和信息化提高老龄化社会的运行质量,提高老年人口生活需求和生命福祉,以及在此过程中创造出巨大的经济社会发展空间。

 技术进步将满足老年人口的具体需求。信息技术支持的智慧养老能够更好满足老年人口需求,为老年人口和不同人口群体提供便利、高效、更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信息化和技术进步构造出在线的社会网络。互联网增强老年人口社会交往和积累社会资本。信息化也将提高老年人口的社会参与,避免使他们和社会体系脱离,增强老年人口经济参与、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增强老年人口的发展能力。通过满足老年人口购物、健康、交流、娱乐等各种需求,使老年人口的生活更幸福。

 技术进步提升老年人口管理和服务供给。信息化使得老年人口行为和生活方式数字化,产生出大数据的信息。基于大数据和算法实现对老年人口的精准化服务,甚至是实现需求和服务供给的自动配置。带来膨胀和扩展的需求和服务。目前已经有丰富的智慧养老企业、智慧养老社区和服务基地建设等智慧养老实践。智慧养老主要通过技术服务的整合、服务系统的架构和管理服务体制建设,能使老龄事业管理和服务有很大提升,信息化的重要优势是促进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整合、优化。

 信息化所支持的老龄化构成了一种智慧老龄化,能有助于建设一个智慧老龄社会。信息化在老龄化过程中的应用服务是建设信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老龄社会也勾勒出了未来老龄社会的社会形态,可能也是解决老龄化挑战的发展出路。基于信息化和大数据的发展,可以推动和整合其他技术革命,例如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使智慧养老的能力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任远教授也指出,虽然智慧老龄社会的建设存在较为广阔的理念与实践空间,但社会的现实状况与这样的模式仍存在一定的距离。当前老年人口生活状况与各种适老技术可以提供的解决方案相比,也还存在相当距离,即技术在不断发展,但是老年人口仍然没有充分享受信息化发展所带来的好处。智慧老龄社会发展还存在诸多障碍,适老科技对老年生活的介入还存在显著的缺口,老龄化发展存在着明显的数字鸿沟。任远教授认为,现阶段老龄化发展主要存在三种“数字鸿沟”。第一,数字鸿沟首先表现为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获得信息化服务的不平等;第二,数字鸿沟也表现为对于信息化服务的应用能力和使用技能的不平等。前者是能不能获得信息化服务的不平等,后者是会不会使用信息化技术的不平等。第三,数字化鸿沟也是“数字对人的鸿沟”,是信息技术应用所针对的人口群体有不同的目标对象和不同的效果。此外,也存在基于年龄差别的数字鸿沟。老年人口信息化服务的不平等是显然存在的。例如老年人口拥有电脑、使用电脑、接入网络服务、拥有智能手机等和更低年龄人口相比存在不平等。在信息化知识和技能上也存在不平等,包括经常使用的信息化应用,工作和日常生活的“触网”程度,以及对信息化的态度。老年人口代际性的数字鸿沟相当大程度是由于经济不平等所决定,同时也是教育程度和学习能力差别的结果。在老龄化过程中,数字鸿沟很大程度上是制度性和结构性的。农村的老龄化比重更高,而农村地区的收入保障及信息化服务水平更低,信息化基础设施存在明显的城乡不平等。在不同经济收入群体间、城市的不同空间、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口群体之间,也存在信息化服务的广泛的数字不平等。这种基于制度结构的数字鸿沟,进一步扩大了代际不平等和老年人口内部的不平等。

针对数字鸿沟的问题,任远教授提出老龄化社会应实践数字包容。信息化社会要求构建智慧老龄社会的新的社会形态,使老年人口更好地分享信息化过程所带来的红利。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重视减少数字不平等,减少信息化过程中对老年人口出现的数字排斥。需要采取一种数字包容的策略,支持老年人口进入信息化社会,以及支持老年人口深度地进入信息化社会。任远教授提出四种数字包容的具体策略。第一,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减少老年人数字排斥的基础。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和减少信息服务的费用,例如将数字信息服务作为免费的公共物品。将信息化基础设施服务成为未来社会的基础公共设施,这肯定是未来信息化社会的努力方向。在信息化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城乡网吧的改造是值得探讨的,家庭中有线和无线网络的数字化改造也是可行的。利用数字化接口将信息化服务最为便捷地接入每个家庭、每个社区、每个老人,形成智慧家居、智慧社区,并构成信息化社会的基础物质环境。第二,提高老年人口的信息化素养和应用能力。增强老年人口的信息化素养,避免网络犯罪、网络欺诈,增强信息安全维护的意识。老年人口更为迫切需要的还不是能够联网的电脑和智能手机,而是需要知道如何使用信息化的工具来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服务。对老年人福利和幸福感发挥影响的还不是“是否能”使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问题,而是“是否会”使用互联网和手机的问题。此外,社会需要实践文化反哺。需要建设一种终生教育的体系,帮助人口从中年以后就能及时跟上信息化社会发展的步伐。在知识社会和信息化社会的知识快速膨胀的情况下,社会的教育模式需要开始从青年一代向上传递,由青年来教育父母和祖父母辈。这构成了一种向上代的知识教育,或者说是一种文化的反哺。子女对于父母的教育是一种新的家庭责任。文化反哺的责任也应该由社会性的教育机构和社会组织来共同承担,例如老年大学、志愿者的投入,等等,也需要加强“老吾老及人之老”的社会友爱。第三,构建智慧老龄化过程中的两种通道。信息化带来的智慧老龄生活的便利,很大程度上使智慧老龄化具有“退不回来”的优势。但是也仍然有一些老年人口确实因为知识、学习能力的限制,客观上被排斥在日益发展的数字社会之外,特别是高龄人口。因此,一方面要鼓励“六十岁学吹打”的终身学习,数字包容也需要避免信息化社会跑得过于极端,需要发展数字社会之外的数字包容。对关系到基础生活服务的一些社会部门,应该发展适应传统生活的两种通道,实现“逐步淘汰”和“尾部演进”。第四,不仅要老年人适应技术,也要科学技术的发展适老化。科学技术需要以一种适应老年人口生活方式、生活需求和知识能力的方式来设计和加以应用,能够简便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要基于老年人口的具体需求,得到构造、应用和发展。信息化技术的更好地应用,需要帮助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弥合社会生活的鸿沟,才能支持科学技术的适老化。



        *任远,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人口研究所教授。本纪要根据2021821日任远在复旦人类学适老科技暑期课上的讲座整理,整理者为复旦2019级博士生唐沈琦。